千钻公会百钻公会训黄粱者

权健,你到底是药神还是巫医?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65人  南方人不吃面

常常陷入一些难以名状的困惑中,其表现为,为何用过某牌子的洗发水后,没有立刻光彩照人。用了某种美白精油,脸色还是暗淡无光泽。我从来不曾怀疑过人家产品本身的质量与效果,但效果的真相如何,还是仁者见仁吧。

丁香医生的一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将权健推至到了风口浪尖。第一次阅读时,想着别再是“鸿茅药酒事件”的2.0版吧,果不其然,权健很快两次“官宣”,不禁替其捏了把冷汗。可当丁医生发出那句“对文章每一个字负责”时候,稍稍松了口气,目前监管部门已经介入了,我们相信权利机构很快会做出公正的裁决。

文章大致内容是,时年4岁患癌的小周洋父亲误信了权健公司的产品,至其病情恶化离世,随即权健的涉事公司又拿患者作为宣传,鼓吹产品的疗效。再者就是关于权健的火疗理疗法引发的医疗事故。

关于权健那些专业术语包装下的花样百出的产品,用一句俗话说,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有第三方机构和司法部门的专业认定和调查,在此就不妄加揣测。但是围绕着这个百亿帝国,我们或许有诸多想问想说的。

1.作为一个慈善企业,是否过度吹嘘产品的效果?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针对产品的效果,作为一个主打保健的公司,是否真的有资质治疗癌症患者。根据某资料显示,旗下的“火疗”的功能,大到脑部萎缩、耳聋、子宫糜烂、阳痿早泄,小至秃顶便秘肩周炎等等。

从这些症状分析完全都是医学范畴,不知道那些权健的从业人员在推崇神奇疗效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医学生的那句誓言“健康所系,生命所托”。如果不秉承这种精神,那就是在拿人命开玩笑。

根据丁香医生文中所揭示,近年来权健的火疗引发的医疗事故多达20多起,面对烧伤后的高额治疗费用和后遗症,很多人索赔无门,等到的结果往往是经销商跑路。

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特别喜欢盯着中央二套看,其实不为别的,广告多,“牦牛壮骨片”“红桃K口服液”“三株口服液”诸如类似的广告,我不知道效果如何,起码我喝了红桃K后,还是会因为成绩经常挨老师的板子,可能是自身原因。

夸张,虚假的手法一般多用于艺术创作身上,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却被当成了必然的一种营销手段,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完全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安慰。

对于某牌子的药酒,以后我还是要慎之对待,一夜三次,搞不好那只是个传说。

2,现代医学都没有办法,为何人们沉溺于“偏方”?

马克思说:他最能体谅人性的弱点,就是轻信。

沉溺于偏方,不是无知,是恐惧和焦虑。相信小周洋的父亲面对现代科学都束手无策时,他也不想失去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点什么。于是相信了一个满嘴胡话的权健推销员,也不能怪周洋的父亲糊涂,毕竟“再烂的对策也是对策”。

面对无能为力时候,人们更愿意通过“试错”的逻辑寻求结果

03年“非典”时候,看着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被隔离起来,那些毫不具备医疗资格的民间大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争相贡献出所谓的偏方“板蓝根”“绿豆汤”“吃大蒜”“熏醋”等等一系列方子。

当时在这种低成本环境下的理性对策,面对恐慌的人们谁敢不信,甭管之前有没有听过,试试再说。问题出现了,不能躲在家里干着急跺脚,不管干什么,总之做点就对了,反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之所以痴迷偏方,一方面是对正规的治疗手段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偏方的成本低,可以高效率的安抚焦虑,尽管不具备治疗功效,但很多人还是对其笃定不移。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新闻就是,子女好心阻止父母购买哪些保健品,却反过来被呵斥“不给我吃,就是让我去死”“不孝顺的子女”“是不是巴望着我死”云云。

毁誉参半的保健品到底是悬壶济世的神药,还只是被商家强劲宣传后的心理慰藉呢?

如果是后者,会不会又是另一场的“庞氏骗局”呢?

我们国家的养生观念悠久以来,药食同源的文化也不应该盲目的去否定,只有一个市场制度的被完善,良知可以约束企业的责任心,那么这些问题才统统都不存在。

最后想说,生病了就去正规医院,医生都宣过誓言,比较靠谱,丁香医生就是其中一员。

PS:此处有广告慎点   不许点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