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成长给我最好的馈赠——读《认知差》有感
翻开这本书,可以看到认知存在差距的方方面面,作者从个人、婚姻、教育、生活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最触动我的却是这一篇《别把太多人请进生命》。纵观我的小学、中学、大学、进入社会这四个时期,我本身并不喜欢孤独,反而我更喜欢热闹,在成长的经历中,迫不得已习惯了孤独。
Part 1 天生外向
最开心的时刻是小学时期,学习压力不大,朋友一群,每天玩得不亦乐乎。可能我们从小一直约定俗成的好学生并不是成绩一直都很好,学习一直都很努力的那种,反而我们对每天都在玩耍,成绩却很好的那种同学深怀敬意。于是,小学时期我一直坚持画水彩画;进入初中后,我就变成了班上热衷各种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承包了班上的黑板报,参加了合唱队;高中在学习最忙碌的时刻却在担任文艺委员,组织各种文娱类的班级活动。这些记忆对我来说都是最开心的礼物。
进入高中,是最矛盾的三年,一直在特色班压力非常大。初中的风云人物一下子全部到了身边,我失去了一起玩耍的朋友们。渐渐地,我也变得像那些高手同学们一样沉默寡言。高中有一次,化学老师一对一讲解题目,我到她跟前时,她说了一句:“你不像平时那么文静,往这之站,我就知道你是个外向的学生。”果然老师就是老师,最懂学生。高一结束后,我的压力还在可承受范围内。进入高二之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不再宽松的学习环境,我萌生了分班考试考差点,滑出特色班的想法。可是,学校不是仅仅依靠分班考试来分班的,而是根据好几次考试的综合成绩来分班。高三我以班级倒数十名、大概是年级100名左右的成绩留在了特色班。
环境的种种变化,我的闲暇时间都拿来背英语,偶尔跟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约饭、逛校园。和高手同学比起来,我真的没有那么痴迷学习,无法自拔。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释放天性,学得快乐。所幸的是小升初、中考都发挥的不错,高考确实有失水准,但也还是考了一本,在别人看起来还不算太失败。
Part 2 环境迫使,变得内向
或许回顾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很残忍的事情,尤其是回顾一段略有苦味的日子。跟同龄的大多数人从小定居在某个小区不一样,我在我的家庭里面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从苦到甜。
我出生于苏北农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小瓦房,门前院子里还有一个猪圈。我的幼儿园是在镇子上念的,每天背着小书包,一群小朋友一块上学去。回家最开心就是看动画片,那时候放的还是《聪明的一休》、《狮子王》之类的动画片。
我的父母思想很超前,等我快上小学时,他们决定带我去县城念书。经过父母的努力,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出租屋里开始了漫长的陪读历程。小学开始直到考上大学,我已经记不清搬了多少次家,每次搬家的原则就是离学校近、租金便宜。但是,因为搬家,我不断地失去朋友,直到最后,我狠下心来再也不交朋友,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上学,班上的同龄人给了我失去朋友后最大的慰藉。
离开老家之后到上大学二年级之前,我就再也没有住过属于我们家的房子。最后一次租房,我们全家从县城搬到了市里。这一次,我彻底失去了与高中同学约饭、看电影的机会。那个时候,我是一辆自行车走天下,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就是远方了。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朋友邀约,我不仅会答应,而且一定会提前到的原因,我很珍惜每一位朋友,甚至把他们当作我生命里的贵人。
Part 3 一个孤独患者的自白
或许孤独是件好事,让人可以保持自己一贯的习惯,无需因他人的影响而轻易改变生活的节奏。生活不紧不慢地过着,时间不声不响地流淌,每天可以为自己留有大笔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虽然孤独也有坏处,遇到一些难题,无法借助外界力量开解自己,但是世界著名的心灵导师——彼尚·安求密说过:“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假我的驱使中,浪费在悲伤、愤怒、嫉妒、评判和控制中。把生命用在爱里,用在创造上,用在自己身上,用在提升能量的事情上。只是爱自己,你越是爱自己,宇宙就越会为你敞开大门。”
与我母亲在我小时候告诉我:她生命的意义就是教育我成才一样,活着或存在就是一种信念。当然,她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现在变成了教育我弟弟成才。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成全自己,就像我以前情感上依赖朋友一样,父母情感上依赖着他们有个孩子可以照顾,等有一天朋友离开了、孩子长大了,我们始终要面对自己。
孤独是成长给我最好的馈赠,让我活得深刻、清醒、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