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写过的书评和书摘读书

奢侈品经济学:奢侈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2023-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安琪儿

念书的时候学微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时,作为一个穷学生的我第一次听说了奢侈品。当时对于奢侈品的说法相对粗糙但可以解释出大概:奢侈品的定价并不符合需求曲线,奢侈品的定价越高,富人阶级越争相购买这种产品。

长大以后随着大家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消费通过互联网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那么奢侈品市场里究竟有什么玄机?里面到底有哪些产品?这本《奢侈品经济学》可以告诉你。

书中通过大奢侈品品牌概述、各种时尚模式的定义与不同、千禧一代与奢侈品、奢侈品单品、知名时尚达人以及奢侈品市场的未来几个板块讲述了关于奢侈品经济的内容。

如果说你热爱一个领域,了解这个领域是我们热爱的证明。如果你是一个奢侈品爱好者,了解奢侈品行业里的知识对于自己购买奢侈品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身价是用浪费堆砌的

对于奢侈品行业,包括我在内的千禧一代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奢侈品行业为了维持其“身份的高定价”产生的大量的浪费。在顶级奢侈品品牌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为了维持其高贵的身价死都不降价。

因为一旦降价,那么奢侈品所谓突出富人与穷人分界的那条线就会变得模糊,那么这个奢侈品的品牌价值会迅速下降继而退出奢侈品舞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宝莉。曾经巴宝莉也是我们嘴里非常高端的奢侈品牌之一,每个人对于拥有一个巴宝莉独有的各自纹样的单品的渴望跟如今拥有LV和爱马仕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随着巴宝莉的经营策略有误,将品牌下沉,如今这个衣服成为了“精神小伙”的必备单品,直接影响了品牌价值继而退出奢侈品舞台。

奢侈品尤其是高定服装板块,每年都会产生上千万的浪费。为了维护品牌价值,这些产品最终会填埋或焚烧。对于我这种尽量不要浪费的性格来说,我觉得这是奢侈品需要被诟病的地方。

2、千禧一代更要体验感

与传统奢侈品推崇的通过高客单价的与众不同来打造人跟人之间的不同相比,千禧一代更喜欢消费的东西是更适合自己个性的特别产品又或者充满故事体验的产品。大家对于通过高价格来划分阶级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不感冒,大家的观念越来越趋向于“人人平等,但我是特别的”。所以在购买中产生了大量的网红经济和更贴合自己风格的时尚单品。

大家从网红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想成为的自己,继而引发销售。同时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探索日益深刻,大家也越来越愿意为每个人独有的风格买单。而奢侈品与很多街头文化的结合也体现了为了迎合千禧一代的喜好,奢侈品品牌所谓的“自降身价”以换取利益也体现了这个市场竞争的残酷。如果不顺应社会发展,曾经红极一时的奢侈品也最终会退出舞台。

3、打败奢侈品的不是同类品牌,而是互联网的发展

过去每一个人的世界很小,大家能看到的世界有限。大家的比较是跟自己身边的人比较,大家得到的信息都是通过生活或者工作中认识的人获得的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爆发式的增长,曾经经济体售卖的信息差在互联网时代不断被打破。大家通过对于各类时尚单品的看法随着不断获得的信息而产生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看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每个人在短时间之内用极快的成长速度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高收入人群对于奢侈品依旧有着自己的需求,但大众对于奢侈品的看法以更快的速度回归了理性。作为传统行业的一员,奢侈品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最终都被互联网打败。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商业爱好者,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奢侈品市场这个行业,这一本书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一本书了解这个行业和用一个奢侈品包包了解这个行业,很明显,前者更全面,还便宜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