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件事的背后找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昨天在999微大理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爆料称:两名外省人往洱海预倾倒有刺鼻味道的液体,在搬运过程中不小心遗漏到草坪上,引来村民的围观及举报。随后该地环保部门及时赶到进行了调查及跟进处理。据后续持续追踪该事件的发展进度了解到,当地环保部门根据当地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作出处罚罚款金额2万元的决定。而该两名人士为热心的环保志愿者,多年从事环保志愿工作,之前在北京辛庄村那边做了很多环保事业,并且是受到当地村委会高度支持。而后来到洱海发展及生活也惯性的把得到认可的环保工作(制作环保酵素及倾倒环保酵素净化水源)带来到洱海开展,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周全,没有及时了解当地的政策及管理条例,在没有向当地部门申请得到当地部门的允许情况下,贸然行事结果弄巧成拙。显然这是一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环保人士泪满襟的乌龙事件。
当然如果从某一个事件中我们仅仅看到是简单的因果联系,这就不会存在争议。然而我们看到事件背后投射的深层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热心的环保人士积极展开环保工作为什么有点孤立无援,信息不全的盲点在呢?这是不是可以投射出该地的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普及知识方面及建立当地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推普上做得不够呢?而环保酵素这个用来净化水源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开展得效果如此甚好而在洱海当地却孤陋寡闻是否是双方都有信息欠缺和信息不够畅通的障碍在此阻碍了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呢?当地的环保部门在治理环境措施上是否还有只注重行为处罚而不注重如何有效调动各界人士积极有效的沟通、互助、科普的工作呢?在处罚的意义上我们是注重行为后果谁买单的追责呢?还是注重行为后果带来的问题呈现及有效解决呢?
这么多呈现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处罚2万就完事了,我们需要后续更多的去深入探究背后存在的问题。我们处罚上是得到警醒作用但并不是目的,所以在此处的处罚方式上我们是否可以灵活变通及相应的调整以达到用另一种相关的处罚(例如处罚该两名人士进行深入的开展学习当地的环保科普工作及组织志愿者团队事项等工作)以此来达到我们这种对三方(当地百姓、当地政府部门、志愿者三方)都有意义的处罚目的。
如今我们都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倡导的全民参与环境保护进行垃圾分类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落实在每个人身上时候是否需要更加深入科普知识,并且也需要我们民众积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跟着党方针政策来有组织,有依靠的进行合理开展?这一个如此长远的环保战打响后,需要是我们团结一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基础上才能有像当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