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与杆秤原理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武当山道人朱崇明

【站桩要论】

站桩不一定必须做到上下左右全部对称或必须站那一式,不管站哪一式一定要把身形调至最舒适最自然最平衡的状态。

去菜市场看老百姓卖菜用的那个杆秤就明白了,调桩形应该要像调秤砣那样去调(指身体上下各部位慢慢去体知去调节,调至最舒适最平衡的那个点,调整好后全身整体的放松)。我们在站桩时就是去体会那个舒适自然的“中”,这个“中”找到了那站桩就好办了。

站桩与杆秤原理

舒适自然是中道!舒适自然才容易放松,容易入静才容易上功。称东西时就是有这么一个“中”,不调到“中”就没法秤物体。

这个在站桩时人体比例分配上是一样的,我的思想不是单独去追求练身体某一处(一般很多的练功讲的上虚下实什么的,或是力必须要落在脚上),一有“必须要怎么怎么”的观念就已经落入狭隘的概念里面!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整体观,全身均衡,体内生机无限且虚灵的状态。

站桩中做到:定—随—舍。

定:首先把形调对调好,细调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

随:站桩中随顺自然,静观其变,觉知自己身心的变化,不助长、不打压。

舍:把自己的身体心灵交给宇宙大道去修复,身心空灵,无物无我亦无象!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一体,天人合一,与道合真!

动静本是互根互生“静而生动,动而复静”,这便是动态桩。就如流水遇到障碍物体之后会自动调整,这里面就有“止与行”,这是自然之道性!练功也是一样的,太极拳的原理也在这儿,动静皆自然!动态桩不管它怎么变,形如何,但是要形不出尖,力不出体,自然换劲调桩,换桩架。一个桩法会自然生成多种桩法,这是动态桩的妙用!

动静桩体里面身、眼、手、步法都有,等于神、形、意、气、力都都练到了,养生技击都是赠品。

图一

站桩与杆秤原理

说当年芗老打拳就是这样,时动时静,欲发不发,练练停停,外人看着奇怪,不知练的什么,看似有意,实则无意;看似有为,实则无为。这练的是纯自然的东西,动静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我教的自性功法(无为法)是以自心自性为主导的运动,可称之为:本能—元神—潜能—自性运动。法由心性而生。身,无为而治;功,不求自得。这也是功法中的大乘法!

我们练的是身心的觉知,身体的本能,有感即应、一触即发;练的是神明,无招胜有招,无为生万法,万法由心生。

言功态:如是觉受。

言身心:不打压,不助长。

言桩功真性:动也自然,静也自然,动静皆取,动时调形调气,换桩换劲。静时蓄气,蓄能量,亦如狩猎蓄势待发。

言修功:由简至繁——由繁返简。

言桩法的生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招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本中。

《易经》云: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众人求于外,迷于外,外求者众,内求者寡。一味向外驰求只会离道越来越远!

道家修炼心法“无为”。佛家修炼心法也叫“自性”,也讲无为。

《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无为练功态中,易筋、易骨、易髓,武术套路、气功、导引、吐故纳新、瑜伽、柔杠、点穴按摩、疹疗治病等皆是无为自然的产物。

图二

站桩与杆秤原理

这都是我多年来参儒佛道三家经典及各家养生学、武学、气功及以自身修炼为载体的体悟。刚开始走了不少弯路非常苦恼,然究其众家无有高下,其法理大同!其上成思想皆是“无为”、“自性”、“中道”!不管是站桩练功养生,还是工作生活,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这个“中”,行中道!

由于本人目前以静修为主,不会太多在微信上讲解功法的修练内容,还有在微信上讲不透彻,言教身教结合才容易掌握。大家可以多参佛道经典,之前在群里也推荐了一些书籍供大家学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先明理!

                              修真堂  朱崇明

(朱老师文稿散集,部分为微信群聊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