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不战,但善战且不惧战
止戈为武,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孙武
这是孙武的祖父、父亲、叔父三人,曾告诫孙武的箴言,意为:天下战事都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虽然打了胜仗,如果不及时修生养息,那么危险必然随之而来。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1]。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66471/61c7b83f2eff42cc.jpg)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著作六千余字。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0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孙武所著,而孙武的祖父(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孙武之父),凭生孙武。
孙武的父亲为一名外交官,孙武的叔父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后来被佞臣诬陷身首异处。
孙武授三位长辈之意前往吴国著田家兵法,亦是后来的《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六千余字。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计篇》
译为:战争乃是国家大事,它决定着军队和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所以在战争决策上,不能不慎重地考察。
一个国家的存亡皆在于兵法之道,可《孙子兵法》的中心却是国和国之间最好是没有战争,能免者免,但避免不了的话,自己也并不畏惧战争。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孙子兵法:形篇》
译为: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作自己不可取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可乘之机。
一个善于用兵作战的人知道,只有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不能强求,敌人无可乘之机,就不能被战胜,而自己就要养精蓄锐,敌人有可乘之机,就能被战胜,这时就要趁其不备,攻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孙子兵法》里包含了十三篇作战兵法,各式各样,更是具备“前因”和“后果”的极佳作战方式。
春秋末年,身在吴国林中的孙武意外救了深受重伤的伍子胥,在了解彼此过后二人成为刎颈之交。后来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辅佐吴王(阖he闾lu)登上王位,后来曾一天七次向吴王举荐孙武。
吴军采取孙子(孙武)”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在历史上,孙武在帮助吴王攻下楚国大胜时就销声匿迹了,而历史中对其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
据记载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1972年,在中国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了一座西汉墓葬,其中发现的竹简就是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和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
这一发现彻底打破了我们后人的疑虑,《孙子兵法》到底是谁所写?
1972年出土的竹简中有这样一句摘录“吴王问所以曰”。这一句足以证明是孙武所在的春秋末期,正是孙武在世时辅佐吴王阖闾所写。
所谓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会做出最肯定的回答。
02.历史的受益者
从早期的神话传话和历史的开端,我们一直都是历史中的受益者。舜治水,教会了我们变通之法,最初的《今文尚书》让我们知晓天文地理,知道记录历史的源头。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知道了生命源于何处,《天工开物》记载了百种生活之道及农商业知识。
最初的徒步到如今的汽车、飞机,最初的书信到如今的自媒体网络,这些都是先人的铺垫,前辈们的铺路才让我们后人享受一路顺遂的人生。
幸有先人们的知识传承,我们后人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幸有前辈们的努力,我们这代人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是历史的受益人,亦是把历史发扬光大的传承人。他们的真情、慷慨之心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66471/eb3075d9a82a2899.jpeg)
齐帆齐商学院第9期故事营第(3)篇1800字,共计8687字
齐帆齐年度营第(32)篇1800字,共计6678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