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的最佳辩手
大观园中的丫鬟很多,每个公子小姐屋里都有不同等级的丫鬟。而每个丫鬟在贾府的地位,要看自己的主子的身份。迎春的丫鬟,司棋,因为迎春性格木讷,在贾府说不上话,虽然是大丫头,却比不上其他姑娘身边的丫头。司棋想吃蒸鸡蛋,让小丫头去厨房告诉柳嫂子,结果吃了闭门羹。后来,司棋与表哥在贾府幽会,事情败露,被赶了出去,最终自尽而亡。贾环身边的丫头彩云,虽然也相当于贾环的通房丫头,可是地位却比宝玉身边的袭人要差一大截。平儿因为王熙凤的关系,贾府的人都要给她三分薄面。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就错把平儿认成王熙凤,由此看来,王熙凤的那句“我们家的丫鬟也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要金贵”,倒不是场面话。
贾府的丫鬟,在书中有很高的出场率。最有名的几个就是鸳鸯拒婚、晴雯撕扇、袭人与宝玉初试云雨。这几个都是个主子身边的大丫鬟,像身份低微的小丫鬟,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待遇,拿宝玉来说,小红在怡红院当差的时候,连进房里给宝玉倒杯水,都被晴雯骂了一顿。毕竟,想要接近宝玉的丫鬟太多,他可是贾府未来的接班人,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能在宝玉身边伺候的,自然都不是寻常的丫头,袭人原是王夫人身边的,后派到宝玉身边伺候,贾府的人都知道,这袭人以后是要当姨奶奶的。这晴雯本是贾母身边的丫鬟,模样长得俊俏,女红又极好,也是深得宝玉的喜爱,为了哄她开心,宝玉把自己和身边丫鬟的扇子都摆到晴雯面前,让她撕个痛快。而宝玉身边有一位大丫鬟,她比不上袭人的温柔体贴,也比不过晴雯的活泼可爱,可是,却在竞争激烈的怡红院有一席之地,、她就是麝月。
说起麝月,她出场的次数并不算太高,每次出场,基本都是和婆子们拌嘴,不过,麝月的拌嘴不同于姑娘们之间的闹别扭,文绉绉的,也不同于王熙凤的撒泼耍滑,倒像是参加辩论赛,有理有据,娓娓道来,让人不得不信服。
第五十二回,晴雯要撵小丫头坠儿出去,坠儿的母亲苦苦哀求晴雯,晴雯说;“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坠儿的母亲急了,便说;“我有胆子问他去?他哪一件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坠儿的母亲准确的抓住情人的把柄,反戈一击,晴雯自然是理亏的,只能红着脸和婆子争吵;“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野,也你撵我出去。”晴雯这话,不讲道理,明摆着是拿贾母和王夫人压人。而麝月的话就高明了很多。她不急不忙的应对;“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理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理?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大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就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回话,难道也称爷?哪一日不把宝玉二字叫二百便?嫂子偏又来挑这个了,过一天,嫂子闲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听听我们当着面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谢体统差事,成年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道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的话,且待了他回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来找二爷说话。家里上千的人,他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人问姓还认不清呢!”
麝月说了这么一段话,其实就是想证明两件事:第一,我们是宝玉房里的大丫鬟,管事的婆子都要给我们三分面子,你居然在这里对我们大呼小叫,是不懂规矩。第二,直呼宝玉名字,是老太太和太太准许的,你拿这个来说事,是不把老太太和太太的话放在眼里;第三:你一个做粗活的,不懂得我们的规矩,有事去找管事的婆子,我们没那个闲工夫跟你拌嘴。几句话,把一个闹事的婆子震慑住了。麝月说话,并不似晴雯的强势,她不急不躁,每说一句话就叫一句嫂子,看似客气,却又句句致命。轻松就化解了一出闹剧。
宝玉房中的丫鬟芳官,月钱都是干娘领,却用她亲生女儿洗头剩的水给芳官洗,芳官不乐意,两人便吵了起来。晴雯眼看就要和芳官的干娘吵了起来,袭人赶紧拉来麝月,说“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由此看来,麝月的战斗力在怡红院是公认的。听听麝月是怎么说的:“你且别嚷,我问问你,别说我们这一处,你看满园子里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就是你的亲女儿,既经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骂,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也可以打得骂得,谁许你老子娘又半中间管起闲事来了,都这样管,又叫他们跟着我们学什么?越老越没了规矩!”你见前日坠儿的妈来吵,你如今也跟着他学。你们放心,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再老太太又不得闲,所以我也没有去回。等两日咱们去回,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才好呢!况且宝玉才好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日头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珠子就没了人了,再两日,你们就该打我们了!他也不要你这干娘,怕粪草埋了他不成?”贾府是传统的贵族大家庭,丫鬟们再趾高气扬,也终究是奴才,想要在与下人的争辩中占得先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强有力的靠山。麝月深谙此道。她告诉芳官的干娘,芳官是宝玉房里的人,要打要骂要教育,只能是宝玉和我们几个,这是规矩,就算你是她干娘也不行。虽说要去回禀老太太和太太,可是在这之前却用了好几句话说别的,就是想告诉芳官的干娘,这几天主子们病的病,忙的忙,你一个下人,在这里生事,闹到主子那里,你一点好都捞不到,说不定还会被罚,得不偿失。两次吵架,麝月很聪明的把贾母和王夫人搬出来,底下的婆子谁还敢放肆。
看《红楼梦》次数多了,就会觉得,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很有辨识度,公子姑娘的故事纵然好看,下人们之间的纠葛却更接地气。麝月是宝玉房中三个大丫鬟中最低调的,也是最没有靠山的,虽都是丫头,袭人是王夫人房里出来的,晴雯是贾母房里出来的,所以,从出身来看,麝月就输了一大截,可是查抄大观园的时候,却能幸免于难,没有两把刷子是说不过去的。
麝月用她的智慧,应该说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在争论中屡次获胜,可以说是贾府底层人物中的最佳辩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