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礼(9)
——《乡党篇》复习之九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白话】君上所赐的食物,一定正席而坐先品尝品尝它。君上所赐的生肉,一定煮熟才供养祖先。君上所赐的活物,一定养起它来。陪同君上用膳,君上吃前祭祀时,就先来尝饭。生病时,君上来探视,头向东而卧,身上加盖朝服,还要拖上一条大带。君上有命令召见,不等备好车就先走了。
【感悟】朱子曰:“此一节,记孔子事君之礼。”陈祥道曰:“‘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敬君惠也;‘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荣君惠也;‘君赐生必畜之’,仁君惠也。古者于爨则祭先炊,于田则祭田祖,于乐则祭乐祖,于开龟则祭先卜,于养老则祭先老,于学则祭先圣先师,于马则祭马祖先牧,于射则祭侯,于驾则祭车,以至师田有禡、饮食有祭,皆所以不忘本也。君之祭,仁也,而礼存焉;臣之先饭,礼也,而仁存焉。”刘宗周曰:“圣人饮食起居,于事君独至焉,亦礼当然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礼者,适宜也。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对象,孔子尽管内心的崇敬是一样的,但是表现的方式和用的礼仪却是不一样的。至于用什么礼仪,孔子总能够因时因地合理地表现出来,不是靠背诵,而是孔子自己达到了那样一个“时中”的状态,所以时时处处能够做到。君子要因时而中,顺应天时。于此,我们感受圣人气象,体会孟子所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君赐食,君赐腥,君赐生,就各有所宜,孔子都能够刚刚好,无过无不及。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其实这里讲的也是一个中庸之道。通过孔子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何在礼里面以和以敬,以内心的诚敬,以人际关系的一种中和的状态来表达我们的礼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孔子病了,国君来看望他,他仍然严格按照君臣之礼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东方属春,有生气。病人头在东边,面朝向北方,北方为上首,国君在北面南,孔子将朝服盖在身上,带子也必须摆上,衣冠整齐。如何体悟夫子即使在病中,依然有条不紊,面面俱到?不因身体的不适而影响内心的清明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在家里,国君呼唤,孔子不等待车辆驾好马,应了一声就要走,家中车马准备好赶上去再上车,不能等车备好再走。孔子在第一时间的第一行为是想到国君有急事,不能等,这是先公后私。想想我们有多少人在等待中错过了什么,贻误了什么?
反躬自省,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言所行是否合时合宜?为人处世的场合、身份、时间、地点、关系,全然不去体会,全然不能觉知。看“君子时中”的孔子的言行,无论是在紧急情况下、还是缓和情况下,都应对自如,包括在生病的情况下,也能做到非常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