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故事吃喝的讲究文学与美食

谈谈火锅

2017-05-12  本文已影响30人  梧桐兮兮

回来的路上一想起,晚上写写火锅吧,瞬间脑海中就飘过一句话:“在吃货的路上越走越远!”

也真是,对美食毫无抵抗力!

火锅也算是美食吧,尽管它比起造型精美的盘中食物差了很远,但它那种在火的不断加热下,不停翻滚的汤料,以及由此而升腾起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视觉的盛宴,若是红油的锅底更是令人兴奋和刺激。

一说起火锅,最先想到的是重庆四川一代的麻辣火锅,其特色也是麻辣鲜香,令人垂涎欲滴,也是我们这里一般意义上的火锅。

火锅还是应该吃辣的,吃火锅无辣不欢,若是素煮,又没有辣的酱料的烘托,这火锅就失了味道,失了意义,所以很多人吃火锅即使接受不了麻辣,也是来个微辣的锅的。

当然老北京涮锅的清汤铜锅,强调羊肉的原汁原味,是另一种吃法了,它的这种吃法总是让我想起大草原,草原上碧草连天,牛羊遍地,新杀的羔羊,带着血丝,片了一片,给锅中一扔,滚烫的水翻上两滚,羊肉就熟了,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鲜,这是我理解的原汁原味、清汤素煮的概念,可惜很少能尝到这种吃法啦。

我所在的城市最有名的火锅当属“巴奴”,人气最高又独占市场,我有两个朋友最喜欢,并且是秉承“吃火锅当去吃巴奴”。

阿杰每次去巴奴喜欢点一道脑花,这东西看着吓人,煮起来成了一块一块的,吃到嘴里是软的,味道是很不错的,我起初不敢尝试,但吃过之后就把它列入必点的菜名了。

和木子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次次吃饭他都选巴奴,唯一一次,节假日,巴奴人多的排了长队,实在不想排队就退而求其次去了马路对面的火锅店,什么名字已经忘了,只记得,吃过之后,木子说了句“还是巴奴的好吃”。

巴奴的菌汤确实是不错的,服务态度也足够好,这是个越来越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精神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的需求,服务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体验,当然同等条件下,每个人都愿意选择那个体验好的。

只是不知道我是对它汤料中的那一味过敏,每每吃过的第二日都会滑肠,虽不严重,但总会发生,便去的少了。

单位对面新开了一家,听说不错便去尝了,酱料、环境还行,点了个清一色,菌汤、骨汤、麻辣汤,菌汤味道比巴奴次之,骨汤还行,清一色的麻辣汤不够麻,比起我与阿杰最喜欢的那个清一色的烤鱼麻辣度差了很远;有些菜品的新鲜度不佳,鱼豆腐有一股怪味,总的来说,有待提高。

平原路上有家伊盛斋铜锅,去过几次,的确是清汤,但羊肉首推,一筐一筐的,很是过瘾,令人印象深刻。

铁西有家小火锅,我与木子偶然经过吃了一次,是那种一个一个的小酒精炉,自选菜品,关键是味道超赞,皮渣好吃,这在别处是没有,老板娘是个爽快人,账算的那叫一个麻溜。与木子吃过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还特意又去了一次。

现在火锅的种类越来越多了,其实是个好事,食物嘛,就应该变化多端的,多尝尝,才能找到喜欢的那个口味。

火锅,隔一段时间不吃是会念念不忘的!

推荐阅读:《蜂蜜厚多士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