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的关键词是:改变

01
这些日子,发生了一些事。
有好,也有坏。好的定义是,通过了一些事,重新认识了一些人,同时,也再次发现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以及目前这种生活状态下的弊端。
坏的解释则是,我本来不想懂得这些道理。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吧,很多事,你不想懂,但是真的没办法。现实会一次次地教会你某些道理。
这,就是成长。
02
这些年,我一直挺恐惧离别这个词的。
也正因为如此吧,每次遇到身边的一些人,我都会显得尤其珍惜。
然而这段时间,我也渐渐明白,离别才是人生的常态。
每个人终究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将来,你还会遇到更多陪你一起走路的人。
对于离别最好的姿态,不是含泪告别,更是在明知道要离开的时候,互相珍惜,各自珍重,彼此祝福。
也许方式老套了点,但却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行动。
03
这段时间,逐渐认清到了自己的不足。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
我知道,过年之后,我必须得做出一些称得上变化的变化。
比如,去找一份能够让我学到更多东西,见识到更多人的工作。
毕竟,我目前对于新媒体的了解与认识,还是太少了。
也许,到一家不错的公司去,我的成长速度会更快,更好。
虽然,我一直不喜欢去公司上班。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担心上班以后,再也没时间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
但是,后来我想了想,与其处于目前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还不如试着走出去,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
而写作这回事,挤一挤,我想还是有时间的。
04
这段时间,新书上市了,也算完成了一个小梦想吧。
因为我姐曾经在朋友圈,转发新书宣传的原因,这次回家,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在写文章,并且出书了。
其实,这事说来挺尴尬的。每次对于别人的赞扬,我也只是保持淡淡的微笑。
因为我知道,出一本书,只是对于一个阶段的总结与交代。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我始终认识,无论文章写得再好,当你停下码字的手的那一刻起,所有曾经的辉煌,都与你没有关系了。
你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继续写下去。好与不好谁也不知道,但是不写,连不好的资格都没有。
05
最近在看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是我第三次看这本书了。
前两次看的时候,都把心思放在了小说的结构,以及故事情节上,而这次,想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村上的用词,以及语句上。
从大到小,由浅入深地研究。
最近还买了几本关于写作的工具书。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一年多的写作路,我还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看过任何一篇关于写作的书。
一来是总觉得写作这件事,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读出来;二来认为那些所谓的工具书,都太过枯燥了,肯定不适合我。
然而,这次竟破天荒地买了两本,一本许荣哲的《小说课》,一本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打算重新学习写作这回事,重新打破自己写作的思路与习惯。
总是需要去将原有的东西推翻,才能更好地发现不足,进而持续成长。
06
改变,应该是我接下来一年的关键词。
工作上的改变,我放在了第一位;
写作上的改变,则在第二位。
我很庆幸,这一年来,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支持与理解。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小黑或者冰哥他们,在一起出门聊天的时候,知道我不喜欢被人谈起工作的事,也总是刻意回避,几乎不会涉及到那些话题。
家里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也让我感到很安心。
其实,我本可以再将这种状态持续半年,再拼一次,然而,这次,我断然选择了改变,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必须做出点什么了。
此刻,是夜晚23点51分,我一个人对着电脑键盘敲下这篇不算文章的文章。
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书写得那么愉快了。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文章,阅读量会少得可怜,但还是容许我放纵一次。
有机会看到的,都是缘分。
最后,想说一个问题,最近我一直在想:写作,如果撇开金钱等外在的收获,那么它,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我想答案是,它给我带来了自我内心牢固的秩序。
换一种更加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愈能力变强了,内心更坚定一些想法与目标,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遇到困恼的事,第一反应不再是寻求帮助,而是自己想办法克服。
这便是,写作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
以上,共勉。
新的一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