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的愚人节·愚人节仔仔

每次写不出东东了,就写仔仔,这次写仔仔的生日。但在此之前,先写写仔仔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称谓。
“阿宝”是老妹对仔仔的称谓。我以为,此为以示区别的叫法。
老婆是大众型的。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都管孩子叫“仔仔”。
老妈疼孙女,若几日不见,必非常夸张地张开双臂作抱抱状,此时称仔仔为“宝宝”。印象里,小时候外婆也是这样叫我。学而时习之,此后仔仔言必自称“宝宝”。
我一般只叫仔仔的名字。当然,还没有给仔仔取名字之前,我无定式,任何想像得到的称谓词我都叫得出口:乖女儿、小宝贝、猪头……
“猪头”是全家最反感的叫法。我只好解释说:仔仔自生下来,头部就比较小巧,我希望她长大后,头部能够变大些。后来,随着仔仔渐渐长大,有了自我意识——据我观察,女孩子都有很强烈的“我很美”的观念,即使她只有三四岁,也会暗示自己是“美丽的小白兔”——来源飘渺且纯粹无厘头的“猪头”之类自然不好乱叫了。现在,出于厌烦仔仔挑食长得太瘦,我习惯用一个仔仔极度厌恶的动画片里的形象激她——“瘪肚猫”——实在太形象了!
老妹的叫法最亲呢。做小姑的,对老哥的孩子本就很亲昵,更何况,她老哥的孩子还与她同生日呢!嗯,还是愚人节生日。
言归正传。这个生日——愚人节生日——还真是个问题。别人愚人节过假生日好玩,我的仔仔,连同仔仔的姑姑,过真生日……嘿嘿,以前不兴愚人节,所以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现在……去买生日蛋糕,遇有熟人问起:干嘛呢?我说给孩子过生日吧,熟人就会很夸张地:不会这么巧吧?然后哈哈两声……反正很搞笑。
老婆说:要是早一天做剖腹产就好了。我就很自然地给老婆一个很亲爱的白眼。
查过资料,生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然顺产,这样母亲好孩子也好,所有能顺产而选择剖腹的产妇都是地地道道的科盲,至于相信牛奶营养胜过母乳的更是无可救药的傻瓜。
明白老婆的意思。老婆生仔仔生了半个小时,很痛苦。这种痛苦,不在产房守护的老公是不知道的——我在产房里只会握住老婆的手,说两句鼓励人的漂亮话,然后什么也做不了,干着急。其实干着急也是没用的,着急也不能让老婆生下孩子,能让老婆生下孩子的只有医生和护士。所以只是做做样子,老婆就很欣慰了——亲眼目睹老婆难产的男人,应该不会轻易滋生换老婆的想法的。
要是在过去,孩子生不出来是相当危险的。那时没有剖腹产,生不出来也得生,从白天到晚上,从一天到两天,喝几口汤长点力气,咬牙挺住就是胜利……不然就死定了。什么叫英雄母亲?就是这么来的。
题外话多了点。我的意思是,如果老婆能少打一点麻将,多运动一下身体,或许仔仔不会拖了半个月胎盘都老化了才艰难诞生,也就不会出现明明生孩子已经累了却不能睡觉(医生说怕睡过去)连带我也不能睡觉(必须守护)的事情。实际情况是,到了第二天,我端杯子看老妈给仔仔喂水的时候都差点睡着了。
这个仔仔来得可真是辛苦。
据老妈说,她生我和老妹很轻松的。看来锻炼身体确实很重要。
现在问题又来了,仔仔都快五岁了还在挑食,体质还很差,吃药比吃饭还喜欢。刚给仔仔配了个食疗偏方,就把仔仔吃出了消化不良,最后还得吃西药了事。两岁不到就因先天性耳漏发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导致低烧痉挛被迫转到市级医院住院开刀更是无法磨灭的阴影,当时医生的话可吓人了:幸好送得及时,再迟一些就没救了。
我就奇怪了,同样是愚人节出生的老妹,从小就白白胖胖,从不挑食,身体满好的。而我的仔仔却是大病犯过一回,小病连绵不断。
按中医的说法,仔仔的毛病是中气不足,须补气。老婆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呢?
在网上看过一个讲座,专家说母亲的毛病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补气的最佳方法就是食疗,得想方设法纠正仔仔的挑食习惯。不过这好像也很难,因为家里女人多,男人少,从老妈到老妹到老婆到仔仔,全是吃零食好口味的高手。
还有,仔仔是左撇子,用右手写字拿筷子完全不对路。
我自信很乐观,但乐观倍受煎熬。已做了主治医生的同学告诉我,可假借孩子先天性缺陷的理由申请二胎,他和另外两个主治医生都愿意签字证明,可是看看体质很差的仔仔,再看看麻将虫兼瞌睡虫老婆,还是算了。
非我不欲,而是不能。
愚人节啊,就这么和我开玩笑么?
愚人节又快到了,又该为仔仔和老妹庆祝生日了。我的心愿不多,只愿仔仔像她姑姑小时候一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