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中国经典古诗词

走近宋词 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2023-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hl夜雨潇湘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宋)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归去来兮:回去吧。来:表趋向的语助词。兮:语气词。

岷峨:这里指峨眉山,苏轼的故乡。

底事:何事,什么事。

柔柯:柔弱的枝条。

赏析:

上片: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回去吧,我的归宿在哪里呢?故乡在万里之外。首句用典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然而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心怀喜悦之情的,文中写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而苏轼“去黄移汝”,则是被迫而为之。苏轼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便是此心情的真实写照。起句极陡,内心万般无奈及惆怅尽付此一句长叹中。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此处情感紧接前述,人生已过半,余下的日子已不多,在黄州已是白白度过了四年两闰。孩子已会说楚语,会唱吴歌了。词人仿佛在自言自语,空自嗟叹,语言朴实自然。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山中的朋友,携鸡酒而来,劝我留下。词人以平常语入词,截取生活中的小场景,读来此情此景如在眼前。

下片: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面对此情此景,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此奔波。此处承上片“相劝老东坡”,面对朋友的挽留,词人万般无奈,对人生发出深沉的一问,此问没有答案,也无人能解答,只是词人情感的释放。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只盼闲时能坐看秋风过洛水,荡起清波。此处词人的情感从深深的惆怅里跳脱出来,遥想去汝州后的闲暇时光。词人仿佛在安慰自己,又似在安慰友人。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好在有堂前种的细柳,会想起我,请不要剪去柔枝,再三叮嘱,江南父老,时常替我晾晒渔蓑。此处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人对于黄州是牵挂的,然而并不直接说,而是借堂前细柳,抒发了内心深深的留恋之情。柔柯莫剪,时晒渔蓑,虽是日常生活场景,语言近乎口语,然而读来只觉得语浅情深。

此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