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初读《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2019-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鹅卵石的记忆

    一直很崇拜王荣生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养深厚、思辩性强,重学理,还因为他重实践,重批评,更重语文课程的构建,他的研究总能给人拨云见日的感觉,前几天买来他的一本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准备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有点厚,粗略一翻,感觉很是艰深,于是改变以往的阅读方法,没有读过的文章我就先读课文,再读课例,最后读王教授的点评。读过的文章我先读课例,再读点评,最后回到原文。这样来回往复,渐渐的读出了一些门道。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程,似乎一直徘徊在教学设计如何精巧,如何吸引人这一层面,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好像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没有深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表面功夫。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教材的连续性也经常被忽视,遇到自己讲公开课,就打破顺序,不管学生,似乎是在表演,走过程,根本没有立足于课堂。然而一节节近乎“完美”的公开课只能让一线教师望而怯步,只能让大家觉得语文教学无从下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教什么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就着急去找方法,那样只能将一课上成“千面”。

王教授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从教学内容观课评课。

    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之后,更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从教学内容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体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关联程度。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我先教什么,再教什么,最后教什么。然后是,我先怎么教,再怎么教,最后怎么教能很好的完成我的教学内容,即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王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认为这样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更妥贴的解释语文教学实践,并提出了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最重要的是,王教授认为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场变革,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语文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这才是真正的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关注语文的本质吧。所以我们在关注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该 去关注教学内容。只有这样,语文才会成为新的语文,教育也才会成为新的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