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古今中外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影掠浮光
我们活在古今中外
地铁门开,有人上来,上来的人里有一个年轻的男孩,背着背包,只是他的衣着有点特别,他穿着白色的目测是纱制的长跑,束腰,领口是对襟,有花边,感觉车门一开,一个古人穿越而来的即视感。
一次在博物馆,两个姑娘穿着汉服,在门口合影,趁着后边古色古香,也会让人忍不住想,这是在汉还是唐?
想想现在,谁摇曳着长裙,那西安的古城墙做个背景,避开车辆,说此刻我在汉唐踏青,又有什么不对呢?又有什么不同。?
初来中国的外国人,看到我们,大概会这么介绍回去:中国以前的装束,现在穿也很平常,因为街上还可以看到,也没有很多人围观,他们可以自由走路,自由出入各种场所。
我们有过那样的服装,就还可以有,世界有过怎样的装扮,我们也可以拿来,看到这些,会觉得我们是活在古今中外。
我们走在外滩,一曲《上海滩》被风出来,听着浦江水拍打两岸的声音,看看前边的那座外白渡桥,看看身边擦肩而过的衣衫鬓影,说我是走在三十年代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坐五分钟的轮渡到对岸,就是今天的霓虹,东方明珠新换的的彩色灯光。
回到豫园,去弄堂里吃一些家常饭,又是一个年代。
如果到了泰晤士小镇,会错以为那是到了欧洲。
我们走在路上,走在新天地,走在淮海路,走在滴水湖,走在龙腾大道,有时候分不清楚,那是走在不同的地方,还是不同的年代,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地方。
我们拥有过,也是拥有着。
我们活在今天,也是活在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