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文文艺春秋

一封家书

2017-04-15  本文已影响1218人  肖哲XZ

以前路很远,车很慢,邮件很多。

时光机的记忆

儿时记忆中,邮票还很潮,每次陪父亲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寄封信,都会很高兴地拿着喜欢的邮票玩弄,却从未注意过父亲眼神里的牵挂。

读过《傅雷家书》,父亲写给孩子的每一语录都是满满的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家书是那么的珍贵。

如今,互联网迅速发展,让家书慢慢成为那段历史的标签。有人说时代的进步隔阂了心与心的距离。

很多话我们不说,却在网上表明自己,性格的扭变,关系的疏远让身边的人变得陌生。

一封家书 一份思念 一种情感

一封家书

我和父亲都属于不太善于言谈的人,我们的交流也比较简单,在外上学,有时通通电话,发发微信。

但有时父亲会给我写份家书,在我收拾行李回校的时候,放在行李箱里。

家书的文字挺丑,文采挺差,但内容只有亲人才能懂。

从小到大,父亲写过的家书或许有本书厚。

只是那时候更多牵挂的是长辈。

而如今,我成了父亲更大的牵挂。

与《傅雷家书》相似的是,父亲的家书里,更多的是教我如何做人做事。

在他的家书里,做学问永远是其次的,不管学业再差,父亲只是一句安慰,他说教养不比虚头巴脑,头脑灵活可能成事,但教养却能成人。

记得一封家书里曾写道:

孩子,一个人远在他乡,家里安好,勿挂念,但老人年长,要多经常打个电话问候关心下,报个平安。在外不惹事,别让别人说自己的闲话,多读书,多运动,提高自我能力。

父亲家书里的内容很简单,似乎有些妇女的繁琐。

在这网络的年代,家书看起来很简陋,更有些落后,但每一封我都保留着,这是一笔财富,不管路有多远,那份挚爱都无法抹去。

家书

乡愁

时间慢慢摇

日子慢慢走

时间已溜掉

只剩父亲文笔里的那封家书

慢慢回忆

家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