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的小孩,大多和脾胃受损有关系,应该如何调理?

2020-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羊爸爸育儿

阳气是我们先天自带的,这是大自然给予生命传承的馈赠。这股阳气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才能生生不止。所以,从我们生命形成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得到这馈赠,阳气就已经存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从此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对于我们人体来讲,阳是充斥于全身的。

像现在很多小孩子偏于阳虚,大多跟脾胃受损有关系:

过食生冷(有没有冰激凌、水果随便吃,不吃饭);不当的用药史(滥用抗生素、输液、不经辨证使用寒凉的中药中成药);饮食不当造成脾胃的损伤(比如吃得多的积食、腹泻、过早添加高营养食物给脾胃增加负担);休息得不够(比如贪玩电子产品耗神太多);户外活动过少;家庭过度的保护(生活琐事的包办、行为的过度限制、情绪上的过度迁就等).......

以上这些都会影响。

对于成人而言的阳虚,除了脾阳的因素之外,还有肾精的损耗:比如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纵欲过度等等。

阳虚体质形成的原因

阳气虽来自父母先天精气的汇聚,但这些先天带来的阳气只够维持几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吃东西、要呼吸自然之气。因此,人体阳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受到后天之本,即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的影响。

所以对于阳虚体质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先天原因,一方面是父母身体本身不是很好;一方面可能是在孕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发育不好或者正气不足,所以出生后表现出免疫力低、体弱多病。

后天原因,后天阳虚的形成多跟脾阳受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嘛,这个后天之本出岔子,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能量来源都会受到影响。

阳虚体质的表现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内的阳气,就像大自然有太阳一样,如果人体失去了阳气的作用力,生命就会夭折,生命就不能够得到彰显。

对于阳虚的人,常见的表现有:怕冷,手脚凉不容易暖和,面色偏白,一吃凉的容易拉肚子,身体抵抗力比较弱,受点寒就容易鼻涕喷嚏甚至就感冒了;身上疼痛,尤其是冬天,碰着身上的肉就痛;因为阳气弱,身体动力不足,整体的气虚津液循环不畅,也会影响其他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比如影响脾的运化,寒湿水饮停聚,出现痰多,消化能力弱;影响肾,则出现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部冷痛。还有女性宫寒导致的血瘀痛经、不孕不育等等,不一而足。

阳虚体质的改善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养护阳气的重要性,这是人体的基本。有的人虽然自小免疫力低、体弱多病,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很注意养生,懂得养护自己的阳气,也能长寿。长寿之秘诀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巩固好后天之本,养护体内的阳气。

说到对于阳虚体质的改善,那可能就有一个先期性。

怀孕前父母有意识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评估并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养,这是第一步;怀孕后母亲的饮食、生活习惯、心情等等带胎儿也是有影响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个人觉得,起跑线应该是他们的身体健康。牢记“身体的革命的本钱”!

对于已经阳虚的人,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建议:

【减少消耗】

1.保暖。

阳虚的人尤其要做到保暖。说到保暖,可能就有违当下流行的审美了。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啊,还是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保护好你的脖子,腰,腿脚,不要让他们凉着了。

大冬天的,关节部位都要护好。美丽是由内而外的,暖暖的自己,站在风中昂首挺胸,阳气满满,即使裹得严严实实,也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我们一直在追求“气质”,气质,是要有阳气的支撑的!

2.养护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说:“故人之自生至死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人后天阳气的物质来源主要还是靠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只有脾胃之气旺盛,气血才能很好地生化,去给阳气供源。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对于寒凉之品,直接伤阳,寒生湿,使得脾阳不生,津液得不得运化,不能滋养其他脏腑。胃得不到滋养,就容易燥,就容易起“火”

除了生冷寒凉的,刺激性太强的,太过油腻的,添加剂太多的,吃太多等等,对于脾胃都是一些增加负担的事情。饮食有节,希望大家能记住。好好吃饭真的好重要。每个中医都在对自己的病人反复强调,也希望大家不要把这句当成一句有用的废话。

3.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我们一直在强调睡觉的重要性。除了早睡,还希望大家是真的在睡觉。睡觉不是躺在床上就可以的。有些人八点钟上床,到晚上十二点钟还是辗转,这就不叫睡觉,与其这样,不如起床该干嘛干嘛。

现代人总喜欢说仪式感,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仪式感:睡觉的仪式感。生活的仪式感告诉你爱人对你在意,生活的幸福;睡觉的仪式感,是你该犒赏给身体的。

睡前泡个温暖的脚或者温暖的澡,换上舒适的衣服,关掉手机电视等干扰,回到舒服的床上,如果你不喜欢黑暗,那就开上一盏微黄的灯,总之让周遭的环境舒适一些,让你自己缓下来,真正地开始睡觉。劳身与劳心,都是劳。如果你真的做不到不劳,那请你给自己片刻能休息的安宁。

【增加阳气】

1.外治:

泡脚

泡脚注意的几点:

1.不要烫伤。虽然是常识,但是还是要给大家特别说明一下。水温不是越烫越好哈。能持续得暖暖的就好。尤其老年人,水温更是要讲究持续温和的暖度。

2.水要足,要没过脚踝上一个手掌的宽度左右,否则不叫泡脚哦~

3.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冬天的话,泡到全身暖起来即可,不用出汗。

有时间的,可以用艾叶一大把,花椒30颗,肉桂10g,石菖蒲15g熬一下加水泡脚,帮助温经驱寒。

艾灸

穴位: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涌泉、至阳。

自己在家艾灸注意几点:

1.不要烫伤;

2.悬灸即可。就是定点灸,不要移动艾条。感受艾灸的热度往身体里透达的感觉。

3.穴位选择不要太多,一般就选择两三个穴位。前后或者上下取穴,这样配合着来。

4.每次灸的时间以自己能感觉到热度有往里传为佳,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5.如果出现口干口渴舌质红等热证的情况,停灸即可。

6.小孩子的艾灸穴位尽量少,因为孩子不会表述,家庭的保健灸我们建议时间一般就10-15分钟。

7.灸完注意灭火,房间通风。

推拿

如果泡脚和艾灸不方便在孩子身上操作的,或者不确定是不是适合的,可以推拿。比如捏脊(手法:蚂蚁爬树),手搓热温肚子、肾俞区、脾俞区等。

2.饮食:

食物方面:我的建议就是合理均衡饮食即可、少食或者不食生冷(冷水、冰水、水果,浅尝辄止的原则)。

在冬天,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比较适合的食物当然就是有温热性的。有习惯泡茶的人,就可以选择杜仲叶、普洱一起泡;最近又学到一个新口味:醋泡姜。简直很完美的组合。生姜温中,但是有辛散之性;醋,酸,能收敛,刚好能将生姜的辛散收住。

喜欢做饭的,我们说冬至来了,那阳虚的你就可以吃羊肉汤了。仲景先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尝试;还有板栗炖鸡也不错哦。这些食物温热性都比较大。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有些人不仅阳虚,寒湿还特别盛,比如舌苔很厚很腻,这个时候,吃温补的东西就要特别注意,因为容易滋腻。所以如果你舌苔特别厚腻,还伴随胃口淡或者口中不爽,建议先找中医老师调理下,再说进补的事宜。

喜欢喝粥的小伙伴,偶尔熬点黑豆紫米或者黑米粥也不错哦。当然小米粥也好,有米油喝更不错了。胃寒的小伙伴,熬粥时候,还可以加一片生姜,或者加少量猪油。冬日虚寒体质的朋友有时候容易上热下寒,出现燥的现象,猪油补中,可以很好的润燥,既能改善口干,还能润肠。

3.温阳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作用点在中焦脾胃,所以偏于温补脾阳;

肾气丸(中成药叫:桂附地黄丸),温肾;

右归丸,也是补肾阳。

......

虽然都是补阳,但是针对的证却是有差别。对于药物的服用,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要辨证使用。

比如说有的人阳虚体质,表现主要是手足冷,肚子凉,腹痛、腹泻等,那我们可能考虑是不是中焦脾胃虚寒;那有些人表现为腰膝怕冷为主,伴有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繁,或者水肿明显,那我们可能考虑肾阳虚。有这些考量,再结合舌诊、脉诊、腹诊,最终才能确定治法。

所以如果你是阳虚体质,并且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已经不止是怕冷,还有腹泻、腹痛,或者怕冷的程度特别厉害,兼有精神不好,或者反复受凉生病等等,那就要去找医生看看了。

4.运动:

阳虚的人,在运动方面我们建议是以缓和为主,不宜大汗。尤其像有的人为了追求锻炼,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就自己在跑步机上跑得大汗淋漓的,我们是不推崇这样的方式的,健身可能达到了,可是在我们看来不够“养生”。

运动对身体是不是“养生”,有个简单判断的方法:运动完,你是觉得精神状态更好了,还是更加疲倦了?如果运动完有困倦感,或者第二天起床觉得比平时更困难,那么这个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也许就得重新考量一下了。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学太极啊、八段锦啊这些传统的养生操,简单,全身也都活动到了,而且特别适合现在的上班族,坐久了起来站一会儿,打个拳,十分钟左右,棒棒哒。小孩子也可以哦。全家一起排排站,做个养身操也不错呀。

《黄帝内经》有这么一句话:“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这句话提示我们在清晨天刚亮之时,中午,以及晚上天黑之后这三个时间,我们不应该扰动我们的阳气,同时早晚也凉,不注意也容易感受外邪。所以喜欢运动的人,尽量避开这几个时间。

5.情绪:

阳虚的人,其实情绪是容易低落一点的,阳气不够旺,就条达不了。所以,我们鼓励阳虚的人心志要伏藏,不要多想多虑,该放空时候就放空。平时可以与人多聊聊,多出去看看新鲜有活力的事情,多到阳光下走走,多听听能调动自己积极快乐的情绪的音乐。

和则万物生

中医一直讲阴阳。或者说,中国文化里是始终有阴阳的。阳是光明,是温暖,是积极向上,是一种自强不息;阴是滋养,是收纳,是潜藏,是厚德载物。阴阳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最后形成一种和的状态,万物便在这种和的基础上繁衍生长,生生不息。我们一直维持的就是这种和的状态,哪里有偏差,我们就适时地纠正,总之不让他偏离太远。离得远了就成了离散,那事物也该消散了。

和则万物生。在我们之前说的人体九大体质中,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体质呢?不是完美的没有疾病、没有症状、没有异常的体质,是追求的一种平和体质。允许你有不足,允许你不完美,允许你有偏差,但是一定是一个平和的状态。

平和是没有固定态的,万物遵循一种道的规则,这个道不是静止的,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动则生势,势是什么,是能量,是生机。所以,这种和的状态,也是一种流动中的和的状态。

所以即便你是阳虚体质,但是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或者整体状态都比较好,那就不用太焦虑。

尤其是现在的小朋友,体质虚寒的偏多,原因有多方面的,如果没有特别的表现,当下的吃喝拉撒睡都正常,家长也不要急于说一定要做点什么来调整,孩子都是在成长的,平时做到不耗损就是最好的养护,要相信他们都是能健康茁壮成长的。

谨以此篇,献给阳虚体质的你和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