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糙1
2019-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在战斗中
以前喜欢看那些铁血柔情的武侠小说,总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像郭靖、杨过那样的大侠,自由自在的行走世间,除恶扬善,那时候理解图书馆里为什么金庸、古龙的书总是皱巴巴的躺在书架上,甚至不见了一册两册——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谁不喜欢这样的童话呢?
《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后来发现这些事很难,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小的甚至连自己都改变不了,更别说是改变他人。单是工作就已经让自己筋疲力竭,回去之后,只想躺在床上,刷一会儿游戏、看一会儿电视剧,有时候连动都不愿意动。遇到节假日,想到的也是去哪儿玩、怎么样来休息一下,睡觉到自然醒,玩到深夜,然后熬着黑眼圈继续日常的工作,那些在图书馆晒着太阳读武侠的日子,似乎只是我身体里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幻想,只是我编织出来的一种记忆。
《今年,我二十七八岁》 《今年,我二十七八岁》那些大侠的形象渐渐模糊了,而另外一类人,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活着》里面的福贵、《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等,则鲜活了起来。明白绝大多数人不是都不是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而是那些“匪兵甲”“宋兵乙”之类的随从。难的是从日常琐碎中脱身出来后,仍然能保持自己不断进步的勇气和动力——毕竟,要生活下去已经很艰难。《平凡的世界》里我认为最动人的场景不是孙少平听到田晓霞死后的反应,也不是书中最后那两个在铁路旁等待的身影,而是他在矿洞里,为工友们讲《红与黑》的故事。每每看到此处,自己都不由想去为他鼓掌。“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有多少次,能真正在一群人中,不苟同、不迎合,而是真正做到自己,坚持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人说,或许只有傻子才能做到,《阿甘正传》《士兵突击》是最好的证明。但我想那些写这些书、拍这些电影的人之所以呈现出这些作品,更可能是在告诉世人:若有恒,人人皆可为尧舜。
《活着》福贵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