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诗书‖读书,如得良友,如逢故人!
2024-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芳华溪
抱朴守真
钱锺书和杨绛住在清华的一处教授住宅中,没有家具的屋子有点清冷,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西式餐桌,只有两个长条箱子竖起来充当座椅,长桌上面堆着两摞书,钱锺书与杨绛一起坐在桌子的两边静静读书,还有一只花猫趴在垫子上。
永远不晚
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杨绛,50岁了还在学习西班牙语,学成之后翻译长篇巨作,还获得了西班牙国王的嘉奖,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精神?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就永远都不晚,晚的是那些安于现状、不敢开始的人。
事实—故事—真实
杨绛写了一篇名为《事实—故事—真实》的论文,将古往今来的中外文学现象总结提炼出来,再研究其创作规律。比如写小说,小说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可它多数情况下是依据作者看到的事实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一定的真实性在其中。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首先是有“事实”,然后由作者构思出“故事”,而这个“故事”最终表现的是人、事物的“真实”,即点题“事实—故事—真实”。而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想象是最为重要的。
学识渊博
有一次,钱锺书和几个年轻人一起逛书店。钱锺书边翻着手边的书边说:“雨石(钱钟书的学生),你在这儿,如果能找到一本我没读过的书,我就不算是你的老师。”于是几个年轻人都兴奋起来,四处翻生僻的书来考老师。谁知道钱锺书真的都能答对,所有人都钦佩不已。
注: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格言联璧·学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