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媒体写作,遇见“知识的诅咒”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呢?这是一个外文术语——
The Curse of Knowledge,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
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一、“知识的诅咒”有多常见
当走在陌生的大街上,碰巧又看不懂手机上的地图时,我会对自己说:“还好鼻子下面长了一张嘴,我可以开口问路。”有过问路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能把路线一次说清楚的人,比大熊猫还稀有。
为什么呢,你寻寻觅觅的目的地,对当地人来说,简直就是不用动脑,仅靠肌肉记忆就能到达的自家门口。
指路人觉得已经说的非常明白,问路人渴望再详细点,甚至再重复一遍。
作为一名理科老师,八年的一线教学,我经常遇到自己滔滔不绝,学生一脸懵懂的尴尬。
三层转折的定理,已经能在我的梦话中一字不落,而学生呢,连为什么会有这个定理都没弄清楚。
正如我们无法忘记自家门口的位置,我也做不到假装自己没学过这个定理。
于是讲课变成了,我在万米赛跑终点线挥手,学生想坐下来吃顿烧烤再跑的拉锯战。
二、新媒体写作也会遇到“知识的诅咒”
“媒体”意味着,写东西不再是自己的事。
发一串省略号也有人转评赞,还自动对号入座的,是明星和网红。
普通人想做的,是用内容吸引读者,让他们愿意花费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边看边想,最后还转发收藏。也就是,用有营养的内容,引来流量。
为了这个内容,我们起早贪黑,关注热点,剖析时事,偷偷研究大v的文章,顺便看看评论的风向。
琢磨一番后,确定选题,把跟当事人有关的视频,文章,报道,帖子,著作,挨个啃一遍。
几天时间过去了,我们踌躇满志,觉得观点和框架已经成型,可以输出了。
忘了最开始,自己是如何一点点积累素材,从一无所知到头头是道的。
写出来的东西呢,又短又干,抽象到让人看不下去,或者又长又臭,毫无重点。
三、怎样避免新媒体写作的“诅咒”
关于怎样避免,个人一点想法,不一定对,可以试试。
①搜集素材时就开始记录,哪怕是随手写写,把让你感动的,震惊的,愤怒的,甚至是痛苦而深刻的(一般出现在心理剖析文),一一写下来。
②选一个最能抓取眼球的事件,或者最能扎心窝的话,放在开头。
③有条理但不抽象地,讲出故事,道理。讲故事自然是越生动越好,不会生动,就把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能补的都补上去。讲道理难度高点,个人发现,吸引人的道理往往是,“许多人认为……/做过……,作者再说一个更加深刻的,精彩的,又让人觉得站得住脚的观点/行为指导。”一定要记得,作者看了那么多相关的资料,读者没看,作者应该把自己当做榨汁机,精华呈现给读者。精华不是概括,而是把有味道的,有启发的部分,突出出来,为了让读者愿意喝,必要的背景,氛围得有,我们不能完全把自己当成读者,但多问自己几句:“读者能看懂吗,能联想到我想指向的观点吗?”,总是不会错的。
④转折要自然,可以是承上启下,也可以是人物的遭遇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变。
⑤结尾升华也行,总结也行,呼吁也行,名人名言也行。
自己也是问题多,能力弱,暂时只想到这么点,以后如果有,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