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有声散文音乐

哭泣的天籁绝唱——部分红楼插曲赏析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18人  芬兰墨轩

《圆桌派》做过一集跟哭有关的内容:说人年龄越大,内心越柔软,就越来越爱哭了。年轻时个性清冷的鲁豫现在也开始哭了,而窦文涛本人就是更是一个爱哭的典型,看影视剧都会哭,而且是那种不管不顾,毫无形象的嚎啕大哭。有一次把他边哭边评《琅琊榜》的一段录音放了出来。这段录音一经播出,观众们立刻欢腾一片。

看那一期《圆桌派》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笑得没心没肺的观众,仅仅时隔一年我就笑不出来了。

前几天又听到了姜育恒的老歌《有空来坐坐》:

一杯红茶,几句实话,胜过那穿肠烈酒。。。(引用原音)

泪水瞬间落下,这首歌我想起来太多的好朋友和曾经的历历往事,一时间思绪汹涌难平。

那一刹那,我意识到自己也到老干葱一般爱哭的年龄,心底的柔软多了起来,陈年痛苦的沙粒已被滋养成了珍珠,这个年龄懂得了对往事的珍惜。

顺着这股情绪,我翻出了很多老歌来回味,像老牛反刍一般反复咀嚼,其中包括87年的《红楼组曲》。这一听,蓦然惊觉,作曲家王立平把哭声写成了绝响,而陈力把泣声唱成了天籁。

这组曲子从发行到现在已经32年过去了,小时候,觉得这组曲子太过矫情,现在想来,那可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青年时感受到了旋律的纯美,也许可以解释为这是古典音乐和戏曲文化基因影响的结果;而今天听来,红楼组曲传达的情绪可以直入骨髓,我想也许是因为经过了一些事,阅历到了一定的程度,才算是真正听懂了吧。

且不说王立平先生的红楼情缘,和长达四年的艰辛创作,也不论陈力女士的天然秉赋,幸运机遇和后天努力,我们今天只说红楼梦组曲当中对于哭的高妙处理。

在87版红楼组曲专辑当中,一共收录了12首歌,其中有一半——6首歌是跟眼泪或者是哭泣有关的。

今天我问了很多朋友同一个问题:你们是怎样哭的?答案千奇百怪,有人嘤嘤啜泣,有人无声流泪,有的人是嚎啕大哭,还有的人说自己哭得鬼哭狼嚎一般,更有人形容自己哭得特别夸张,撕心裂肺。。。听起来好像没有哪一种哭声是好听到可以进写进音乐的。

我问大女儿你是怎么哭的,大女儿模拟了自己的哭声:啊——一开始出来的声音是平的,然后,就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下走。

1. 分骨肉

我就马上意识到王立平先生把这种哭泣写在了《分骨肉》当中。

《分骨肉》是探春远嫁时候的插曲。曲子也有着像诗一般的起承转合,第一句“一帆风雨路三千”,音调比较平,使用的是女生的低音区。第二句“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情绪就开始酝酿了,这一句的音程关系比第一句大,以此来对应探春的情绪的起伏。第三句是高潮,它表现了探春特别想哭,心里难受至极,但是又不得不控制的情绪,这样一种状态。歌词是“恐哭损残年”,意思是说恐怕我这个时候哭会让长辈们情绪过于悲痛,进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身体健康。或者说迷信一点说:就是我怕自己这个时候哭,令长辈们折寿。所以在这一句当中探春内心有着大波大澜,但是不能放开了表达,她的面部表情是要控制的。

但是插曲作为画外音一样的存在,是不需要收敛的,音乐的功能就是要体现彼时彼刻人物真实的情绪。作曲家用相邻音符间更大的音程关系,来表现探春情绪的大波大澜,而演唱者直接替代探春发出了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们就听到了这样一句令人动容,甚至潸然泪下的第三句,“恐哭——损残年”。其中“哭”字就模拟了生活当中真实的哭声,先出来一个平直的声音,然后依次下行三个音阶,恐哭————

第四句,硬生生的把情绪收了回去——“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女儿远嫁,长辈怎么可能不挂念。当时没有高铁又没有飞机,就算是有高铁有飞机,远嫁番邦的女儿有没有自由还是一回事儿呢。

这句劝慰——“告爹娘休把儿悬念”,更加体现了探春的孝顺和懂事。生别离,因为这样一种内敛和控制的情绪而使亲情显得更加珍贵,而这场离别显得更加凄美。

悬念的悬,再次连续下行三个音阶,这是低音区的哭声,这种低音区刻意隐藏的哭声,润物细无声地让人感受到的杜鹃啼血的悲痛。

陈力的声音本来就非常透,在唱哭的时候,她的喉头很放松,声音空灵,哭的很美,而悬念的悬则是直接把哭腔唱了出来,感人至极。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引用原音)

这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奴去也”,使用了跟“恐哭”一模一样的旋律,但是声音更高,依依不舍的留恋达到极致,我走了呀我走啦,你们别惦记了,这是一个重复的哭声,中间又夹杂了一句,没有语义的感叹词“”,旋律仍然是对于那个哭声的重复,此时的“啊”胜过千言万语。整首曲子下来,“恐哭”的旋律出现了八次,哀伤就是在这样的重复中,一遍又一遍地撞击听众内心的柔软。

奴去也,莫牵连(引用原音)

词好曲好声音好,三者紧密贴合,才能成就了今天的经典。我一个芬兰朋友说,听了这首歌莫名其妙地就想哭。现在想来它的妙处就在于音乐家们提炼了我们哭声的基础特征,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远嫁新娘泪水涟涟的音乐形象。一般说来音乐形象是用来听的,但是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以转化成视觉形象的。

2. 题帕三绝

当贾宝玉挨了打以后,送给过林黛玉一块手帕,于是就有了林黛玉写的题帕三绝。

这曲子当中第一句: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却为谁。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偷偷哭泣的小姑娘的形象。而且她的眼泪是有质感的,一开始是在眼眶里含着的,然后依次滴落,最后连成线。

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呢?仔细看一下泪空垂的垂字。一个音节分三次唱完,前两个音很短,中间还断开,就好像眼眼泪在啪嗒啪嗒往下掉一样,到第三次才拉长音,完成整个句子,就像是泪水连成了一条线一样。眼空蓄泪泪空垂。一唱三叹,泪水就滚落下来了。

我们知道这个组曲,是先有词后谱曲,这就对作曲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王立平老师精准地用时而中断时而连贯的音符,给我们谱写了一个流泪小姑娘的音乐形象,而且描述了她流眼泪的过程:一开始是在眼眶里,然后往下一滴一滴掉,最后连成一条线,真是妙不可言。

3. 枉凝眉

《枉凝眉》是这一组组曲当中名气最大的。其中有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泪珠儿三个字,是完全模拟的生活当中的哭声,而且是那种哭得正憨的状态,形成机械的腔调的时候。陈力再次用她断层一般的哭腔展示了上乘的表现力。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引用原音)

4. 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的“泪”点在最后: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一首没有哭腔,泪也并不是整首歌词的词眼,但是通篇听下来,却有千回百转的愁,辗转不寐的苦。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第一小节共28个字,一连使用了6个秋字,罗列出了5种秋天的景物,这还不算完,最后一句“哪堪风雨助凄凉”中,风雨实际上也是是秋风秋雨,把两个秋隐去了,如果把这两个秋也算上的话,那是7种凄凉的秋天景物的罗列,整个小节当中看不见一个愁字,但是通篇都在写愁。

从字面上我们看不到眼泪和哭泣这样的字眼的,但是字里行间种种意象,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惹人垂泪。

到了第三小节,最后一句,眼泪终于出现了。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风强劲,被子也抵挡不住这种寒意,时间本已无多,秋雨来的更是急切,自然界没完没了冷风急雨,使得小姑娘不由得生出了身世飘零之感,泪不自觉的又流了出来。

这首歌的音乐形象特别丰满,这是我本人最喜欢的一首。开始时舒缓的旋律来表现秋花秋草的破败感,第二个句肃杀感扑面而来,有一个突然跳出来的高音,来表达对于这种现状的不满,第三句来得更高,不满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可以说是层层递进意难平。我们把每个小节当中的第3句提出来看看这些小高潮

第一小节的第三句是:

已觉秋窗秋不尽,

是指的时间上的长度让人受不了了。

第二个小节当中的第三句是:

谁家秋院无风入,

这说的是秋的寒意,从空间上来讲无孔不入,作者无处可逃;

第三小节当中的第三句:

不知风雨几时休,

联系第二句内容残漏催雨,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说风雨来速度快,让人不得喘息。

时间长,空间满,速度快,这种分量的秋意,对一个小姑娘来讲太逼仄了。

第四句声音回落。作为一个悲剧的主人公,眼泪终究是最后结局。

已教泪洒窗纱湿。

以上是《秋窗风雨夕》中的泪目的表现。

5.《葬花吟》

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对天进行过发问,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中国屈原的《天问》了。但是在问天文学作品当中却很少有女性来发声。在葬花吟当中林黛玉向老天爷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一问是替落花问,也是在替自己在问。与其说这是在询问不如说是在清冷地质问。

而这一腔悲愤的质问,在葬花吟音乐形象当中也使用了痛哭的腔调。除了最后一句的结尾,“天尽头”中的“天”是整首歌曲当中最高的音,“天尽头”三个字也是对哭声的模拟。

虽然说在歌词当的泪出现在男生小合唱部分——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但是整首歌最有质感,最有冲击力的哭声还是在“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一句。“天”一个字头出来就掷地有声,响亮无比,尽头两个字在下行过程中加入了一点小小的装饰,使声音更艺术化,听起来更美。

所以我们就听到了这样一句优美而愤懑的诘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而且还连问两遍,加深这种意像,这使得整首曲子美不胜收,令人感慨万千。



当我把哭声整理到这里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地敬佩王立平先生这种洞悉生活和准确提炼关键元素的卓越能力,四年的不断打磨,终于让我们听到了这样一首哭泣的绝响。

而陈力唱的这一组红楼梦,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它的背后是长达数年之久的红学专家的刻意栽培以及作曲家和演唱者千百次磨合,字斟句酌的结果。正因为有这种细致入微的体会,她才能把哭声唱成天籁。

哭泣一度被看作是软弱的象征,爱哭的人被人瞧不起。现在看来,哭泣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其实更是情感丰富的的表现,它既可以张力四射,也可以美不胜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