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2020-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一个一个一
艺术都是主观占主导的,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但一定会经过几分客观化处理。
有些艺术所采纳的情感看似随意却并非生糙,而是经过反省和琢磨,最后经由内心自由表达。
蔡琰在丢下私生子回国的那个时候绝对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之时也绝写不出来《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都是诗人“痛定思痛”的结果。
艺术家在表达切身情感的时候,必定是先站在主观位置上作为尝受者再转为客观的观影人,直至以“策划”的身份融合统筹,最终以想象力融合素材,创作出艺术。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经历和情感体验至于高视野审视,又缺乏想象力。如是情感尽管真实、深刻,经验经历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出近乎完美的艺术。
节选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内容依照己见稍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