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古风-一世长安情情书

雁素鱼笺,纸短情长

2020-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棘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信,是有温度的。那一页页的信纸上寄托了写信人的千般思念,万种愁绪。

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被称为百年情书,再拜读时,依然感人至深。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荡气回肠。

他把他投身于革命的心绪,对国家的忧虑,对妻子的不舍…对孩子的希冀都写在了这封信里。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与妻书》节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为了给更多的人谋取幸福,林觉民等72烈士牺牲于黄花岗起义。

这封《与妻书》便是诞生于黄花岗起义前。1911年,24岁的林觉民在香港,用一块绢布上写下了这封信: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林觉民先生爱妻至深,但为了家国大义,他毅然选择了慷慨赴死。

忠孝终难两全!

不负天下人,竟偏偏负了你,意映一人!

读信时,意映不愿独活,几度欲随丈夫而去,后在双亲劝说下,为保腹中胎儿,放弃了轻生念头。

但不幸的是,陈意映还是因悲伤过度,在早产生下孩子后去世,年仅22岁。

“初婚三四个月,适东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那时的情话言犹在耳,情意绵绵,此情此景,如在昨日,但佳人已不再。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那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极尽哀伤与惆怅。

林觉民先生终未再见爱妻“梳妆”,也再无法“相顾”

嗟夫!巾短情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