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 《思考,快与慢》:系统1与系统2,慢思考,宽框架,大格
又是一本硬书。与《枪炮、病菌与钢铁》类似。甚至比《钢铁》更硬。
知道《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已经很久,也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但更是通过我所信赖佩服的人的文,知道这是一本不那么容易读的书,因此心生畏惧,久久没有去购买。乃至购入后,也是放了好久,翻开几次,没有读完,乃至到现在的几年后。这一段心路历程也类似读《钢铁》。
不过《思考,快与慢》比《钢铁》不好读的点在于,它比《钢铁》更理性更显得学术,其中的术语也更多些,翻译过来后的有些词句,也更让我迷惑。也许,有能力去看原版的话,疑惑会少些,收获会更多。
花了好多天,才算粗略翻了一遍。
的确需要翻过一遍。虽然已经听了好几次这本书的语音解读,包括罗辑思维和樊登读书会,但这样经典的书,还是需要自己好好翻开,去寻觅其中蕴含的知识精华。
但也如预想的,很多知识点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因而,记录也会粗糙。
但同时,翻阅中也如预期的,发现了听书中所没有讲到的新鲜内容,让我喜悦。
而此刻,只能够将我有所感的点简略记录,待在之后的生活与阅读中,继续领悟。
目前我的收获,可能是,丰富了些词汇。以及认识到,遇到重要的事,要慢点思考。
快思考,慢思考。
系统1(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系统2(需付出努力、运行更慢)。
惰性思维。
联想。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光环效应。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情感启发法: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锚定效应。暗示。
可得性启发法。可得性偏见。
基础比率:像统计学家那样思考。
典型性启发。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因果关系。
回归平均值。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专家型直觉。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见的方法。
理性的经济人。(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也是极深)
前景理论。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禀赋效应。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宽框架还是窄框架。(宽框架,大格局)
心理账户。
我想简单的把系统1和系统2看做为感性和理性。但这两者的概念,又不完全一致。
最后,想到最近看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那句台词: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求”。
最后的最后,还是对那宽框架感受深刻。需要有,大格局。才没有那么容易被困住。
慢思考。宽框架。大格局。
看书 | 《思考,快与慢》:系统1与系统2,慢思考,宽框架,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