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日记(2020.05.16)
写在前面:
阔别四个月,重新踏上魔都,竟会如此不易,浮生若梦之感顿生。那天感慨良多,文章却只写了一半,今日得闲,狗尾续貂,仅作记录而已。
街头从未想到,四个月后的周末,才能重新坐回无印良品的店铺,点一杯拿铁,一边看形形色色的人流,一边等胖少到来,带我去他最喜欢的“浮生”。
和之前的一样,我们的聚会总选择在二号线沿线:虹桥、中山公园、静安寺、南京路、世纪大道……到得早的,也不着急,先找家安静的店铺,喝杯咖啡,看看街景,也很惬意。我喜欢无印良品的风格,黑白两色的装潢,搭配原色的木桌木椅,显得清新淡雅。此刻,店铺里人不多,咖啡甜点下午茶,大家或聊天或发呆,都只是在喧嚣浮世里,找寻一份难得的闲逸。
上一次过来,还是寒假的第一天。那天突发奇想,想找个地方放空,便和美眉去了虹桥新天地。挤在快过年的人流中,一家一家试穿美美的新衣,中午美眉请我太二家吃了酸菜鱼,下午我们星巴克坐着喝咖啡,于两个辛苦的老班而言,一学期结束是值得庆贺的,话题里有总结归纳,更有欣喜展望……此刻回望,那个日子,平淡而平常,如同曾经的无数个过往,谁都未曾料想接下来的疫情,会让生活戛然而止,所有的寻常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包括自由的呼吸,自在的奔跑。
这四个月,太多太多的信息,不停冲击着心灵,真真假假,好好坏坏,让人不得不对生活进行反思:匆匆忙忙的行进中,什么是值得敬畏的,什么是应该求索的,未来之路又该去向何方……
最初的恐惧不安,犹如末日的来临,太多太多的无措,让人迷茫沉寂。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便是恐惧之后的木然。而对外界的木然,恰是对现实的接纳。既然无力改变不堪的现状,就得找寻风暴眼中的平静,于我而言,那便是阅读写作,柴米油盐。
胖少二月中下旬便复工了,因疫情防控,他不能回,我不能去,每天晚上互报平安,也成了习惯。我俩挺像,都是不太闲得住的人,可这几个月,他也能独自找点乐子,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偶尔还会写点东西给自己了。我呢,终于重新执掌抛弃多年的锅碗瓢盆,开始认认真真为自己做一日三餐,开始习惯安坐于阳台上,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午后,开始习惯于在群里批改网课作业,叮嘱宝宝们一二三,开始习惯于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找寻一点点的小惬意:弄堂深处的一支梅花,田间地头的几个蝌蚪,窗台前的一只喜鹊,透过窗棂的一缕春意……疫情让人身陷囹圄,安坐家中便是抗疫,这反而让人懂得,原本习以为常的所有一切,其实都是上天的恩赐。
人唯有沉下心来,关注自己的内在,才能真正明了,自己能够握住的也只有那么一二,把琐碎庞杂的生活过好了,认认真真对待自己,对待每一天,就是现实人生里最大的诗意。诗意其实并不在远方,而在当下你所拥有的一切中。
我不急不慌,看窗外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扶相携,可爱的孩子如蝴蝶穿梭,幸福的小两口携手同行的浓情,妆容精致的白领脚步匆忙……口罩的标配下,生活始终滚滚向前,这便是当下最美的诗意。
那天胖少姗姗来迟,一见面便迫不及待带我去看旁边的音乐市集,不知不觉间,我已开始习惯他的安排,就如从前他很习惯我的指令。这个集市是文艺者们自发的小型集会,借由育婴堂这不大的空间,人们摆开一个个简易摊点,展示各种原创工艺品,有女孩们喜欢的首饰甜点香包,也有让男孩们驻足的照片图章绘画收藏,还有茶人钟爱的各式茶盅建盏……如今刚开始提倡的地摊经济,那里一个月前就已摆开。
摊主大多年龄不大,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干练,招呼顾客,张罗买卖,一个个细致而周全。我很喜欢这样的摊点,货品谈不上精致,却新颖别致有趣,作品是有生命的,唯有有趣的灵魂,才会赋予作品不一样的情致。身边一个文文静静的大男孩,正分享着疫情下辗转回国的经历。“目前不能回去,总得养活自己吧。”指着面前的玩偶,小伙子笑得明媚,过往的惊心动魄,反倒让他更显大气从容。他旁边摊位的姑娘正不声不响看书,一张简单的介绍配以身后手作风光明信片,却让人见识了她履历的不凡:著名艺术类学校读研,世界各地做义工,用镜头记录风光、人文、历史……这样的女孩是有力量的,即使处于喧嚣的人潮,她也可以淡若幽兰,看似宁静,却幽幽吐蕊。里面还有一个大叔模样的,正随心吹奏着萨克斯,一曲《回家》婉转如梦,身前的摊点也只是他无心的点缀……
我在一缕幽香前驻步,那个轮廓清晰的欧美小伙立马推销起自己的香膏,一个个精致的铁盒子里,分装着不同味道的手工香膏,全都来自于小伙子的故乡,那个有着茂密森林的古老国度。虽说操一口并不流利的中文,他也极认真地解释着古老的工艺,我喜欢那来自森林的草木清新,也喜欢小雏菊的优雅的芬芳,支付宝刷二维码,一切就这么简单而愉悦。
摊点尽头有一个小舞台,有歌手正抱着吉他轻轻吟唱,低沉的烟嗓颇有李宗盛的神韵,不知不觉便羁绊住了匆匆的脚步。旁边小椅子上静悄悄坐下,让沧桑的声音浸润于周遭,歌词唱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总有一些音符不经意间敲击着你的心田,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一切只关乎机缘,却总让人唏嘘。
若是放在从前,这样的活动并无太多新意,可蛰伏三四个月后的重现,一切便显得珍贵无比了。我这厢正兴致勃勃,胖少那边招呼我吃饭了。他带我来的“浮生”是一家颇具特色的小店,就在育婴堂里面,门脸并不显眼,却深受人们喜爱,即使已提前定位,也得早早赶来排队。胖少曾多次跟我提起这家小店,提起操一口流利英语的老板,还有那些个慰藉了他的思绪的川菜。
“你会喜欢的。”胖少曾经一口咬定。走进店里,一眼望去,暗沉的灯光下,四五张木桌椅挨挨挤挤,难免有逼仄之感。食客们对此却并不在意,坐定后唠嗑点菜,一派自然,让人有回家的熟稔。胖少已点了他认为好吃的所有,请我尝这家“最好吃”的川菜一直是他的心愿,大茶缸里,一人一杯店家亲自调的小酒,大海碗里,红烧肉水煮毛豆凉拌黄瓜,我们一口酒一口菜,也是酣畅淋漓。忽而有些明白他家为何如此受人追捧了,魔都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里,无数的年轻人脚步匆匆,疲惫酸辛背后,太需要有一个地方能卸下一切,只是静静地喝杯小酒吃点带有家乡味的小食了。抬眼就是店里的大招牌“浮生若梦”,留着络腮胡的店主穿搭得极为绅士,他就这么静静地站在吧台前,用洞察一切的眼眸陪伴着每一个食客。
今夕到底何夕?原来这不期而遇的人间烟火,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于是今朝的酒,当然要在今朝痛饮酣畅。
饭后带着微醺,从中山公园漫步到静安寺。夜色下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灯火迷离的店铺,悠然闲逛的人潮,闲坐聊天的街坊,还有静安公园前彝族歌手的“阿杰鲁”……一切恍如从前,那金碧辉煌的静安寺,那宽阔道路上的车水马龙,那公园里遮天蔽日的梧桐树,还有那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商家……童年在这里的蹦蹦跳跳,青年在这里的悠然闲逛,牵着胖少的小手带他在这里看花看草……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而今小子已开始叮嘱关照周遭--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日一日,一月一月,一年一年,恍然如梦。那位歌手高唱的“阿杰鲁”,本意就是“不要怕”,不要害怕曾经的错过,那发生的一切,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更要相信所经历的现在,都是命运恰到好处的安排。
生活会变好吗?一定是的。
那便继续走吧,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