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锦囊养生之道

山药百味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芊麟老师

刘 承 恩 (作者系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

山药备受中国人喜爱。古往今来,民众以其为食,医家以其为药,当今国法确定其为药食两用。

我感恩山药,缘起大约十年之前。那时,一个来自三千年前的圣贤之声告诉我“山药百味”。一种药有一至两种味道,“五味子”也不过酸、苦、甜、辣、咸五种味道。为什么山药有百味呢?我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体悟圣人之教,草药多生长于山野,唯独“山药”占有“山”字。玄机何在?学习《易经》山天大畜卦令我有所醒悟:山天大畜卦象是山在上,天在下;山为贤人,天为君子。其寓意为山养君子,不养小人。如果将人体内之健康细胞比作“君子”,病态细胞便相对成了“小人”。以此而论,山药养健康细胞,不支持病态细胞。癌症患者摄入食物,肿瘤疯抢营养。如果山药只养健康细胞,不支持肿瘤细胞,遏制癌症就有希望。茅塞顿开令我兴奋不已。我把这个理论推荐给一些癌症患者,均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肝腹水等重症病人试用此法,效果极佳。与山药结缘,是我“善待癌症”养生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从此,遇到各种类型的癌症,我心中开始坦然。感恩古代先贤教导我。山药何止百味?“百”字于此象征无限。

山药分为“菜山药”和“铁棍山药”。

菜山药粗如婴儿胳膊,颜色遇铁器变黑,是不抗氧化的缘故,所以只适于菜用。

铁棍山药细如手指,皮色铁锈,故称“铁棍山药”。铁器刮皮,乃至打汁机里粉碎成浆,色白如玉,久不变色,证明其抗氧化的能力极强,也正是“养君子,不养小人”之奥妙所在。铁棍山药在中国北方地区均可生长。但是,其中的极品却是怀山药。“怀”字指古代“怀庆府”,即当今中国河南焦作地区。明代御医龚延贤著《寿世保元》论怀山药时曰:“生怀庆山中者白细坚实,入药用之。”明代大医陈嘉谟著《本草蒙筌》曰:“山药,今人多用怀庆者,故当今各地药肆,多用河南怀庆栽培品,特称怀山药而出售之,乃远近知名之药材,药肆常备之品也。”现政府为保证怀山药的纯正,已将焦作地区生产的怀山药列为原产地保护产品。

铁棍怀山药又分为两种。一种生长于临近黄河的沙土地;另一种是生长于临近沁河的垆(lú)土地。垆土地黏性大,地质坚瓷,虽然怀山药的产量低于沙土地,但是质量却是怀山药中的极品。垆土铁棍怀山药的特点是:质坚粉足,洁白细腻,久煮不散,味道香甜,常食不腻。或蒸或煮5-8分钟即熟。其它产地或品种的山药却有所不同。

正因如此,仿冒者随之出现。一些不守信义的商人将别处的山药运至焦作假冒怀山药。无奈之下,我所采购的怀山药一定要到焦作地区垆土地,直接从农户地里取得,或鲜用,或加工成粉。

一、怀山药的食用方法  怀山药的食用方法分为鲜用和磨粉两类,可交替使用,调节口味。

(一)鲜山药

怀山药鲜用比较常见,不同做法有不同的益处。

1.蒸山药 将山药在清水中浸泡一夜。用毛刷洗净,保留山药皮。山药皮养护脾胃,尤其对养护胃肠黏膜更加有益。山药皮的香气对于醒脑、化瘀、通经络均有益处。去皮则香气消失。  洗净的山药放入烧开的锅中蒸8分钟左右可熟。这种蒸山药于嘴里细嚼,口水将其酶化下咽,原汁原味地养人。仔细体会酶化的过程可以品出山药的美妙滋味。

2.山药羹 将洗净的山药放入打汁机,加少许水,置于烧开的水中蒸5分钟左右即熟。不去皮的山药有香气,养脾胃益肺;去皮的山药色白如玉,养肺益肾。 山药羹补益偏中上焦,包括:脾、胃、心、肺。

3.山药糊  将打成汁的山药浆倒入滚开的沸水中搅拌,煮熟可成山药糊。

山药糊补益偏中下焦,包括: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4.炒山药  将山药去皮切薄片,于滚水中焯1分钟捞出,在油锅里翻炒。用少许淀粉,加适量盐和白糖,倒入锅内挂浆,加香油数滴起锅。  炒山药脆嫩,色、香、味俱全,清肺降火。

5.山药泥  将山药去皮蒸熟放温,装入洁净食品袋中,用擀面杖压成泥;在圆碗底部涂抹一点点香油,放几粒泡好的枸杞,或泡好的红枣,或樱桃等;再把山药泥入碗压实。置于沸水锅上屉蒸5分钟取出,用菜盘(碟)扣于碗口反转,山药泥犹如玉馒头坐在菜盘(碟)上;再用蓝莓酱之类的调料洒于表面,品相诱人。

吃客也可以根据爱好在口碟中加调料,用小勺挖山药泥蘸调料吃:(1)补脾胃者蘸白糖;(2)补血者蘸红糖糊;(3)补中气者蘸白糖加姜沫;(4)补肝气者蘸白糖加微辣;(5)泻肝之火气者蘸白糖加少许醋;(6)补肾者蘸少许酱;(7)补肺气者蘸白糖加少许白胡椒面。

6.凉拌山药  将山药去皮切薄片在滚水中焯过。加少许香油搅拌后,加适量盐和香菜沫即成。加少许白醋可泻肝火。

7.拔丝山   将去皮山药切成寸断蒸熟,保持热温待用。

将锅里放少许明油(颜色透明),文火烧热油后放入白糖使其溶化,趁机倒入热山药搅拌匀速放盘中。旁边放一碗凉水。吃客趁热夹山药蘸凉水,使糖遇冷在山药表面形成脆壳。吃起来外脆里酥,香甜有趣。这种方法要求吃客速度快。否则,盘中糖温凉下来,便会结成糖坨。

8.生山药汁  将山药去皮,加少许凉白开水和适量冰糖(也可不加冰糖),置于打汁机中搅成汁后生饮,可滋阴降五脏内热。午时饮养心降火;未时饮降小肠热;申时饮降膀胱热;寅时饮养肺阴降虚火。

(二)山药粉  我们食用的山药粉,是垆土地生产的铁棍怀山药,直接从地里挖出后,清洗、切片、烤炉烘干、磨粉。其味道清新、醇厚、微香甜。有人在个别药店买回山药磨粉,其异味甚重,令人恶心不能下咽。这是山药用硫磺熏制之故。硫磺熏过的山药自然晾晒后不会变色,而且增白,比烤炉烘干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但是,带硫山药不宜做食品。

山药粉的吃法也有多种:

1. 摊薄饼  将山药粉加水搅拌成糊,糊稀饼薄,糊稠饼厚,加适当盐;在不粘锅中滴入少许油,将锅烧热,舀一勺山药糊入内摊平,糊干时将饼翻过,片刻即熟。

2. 疙瘩汤  将山药粉加少许水,用筷子搅成面疙瘩备用。根据个人喜好煮沸菜汤,将面疙瘩徐徐拨入锅中,煮熟后即可食用。

参考其他面食的做法,山药粉还可以做出许多花样。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山药粉“筋性”差,远不如白面。所以制作其他食品时应考虑这一点。如果单为增强体质,可在做白面食品时加入适量山药粉。

癌症患者的肿瘤处于迅速增长期,或者刚查出病灶,在30天内只吃铁棍怀山药为好。不饿不吃,饿了即吃,有利于遏制肿瘤发展势头。肿瘤疯长的态势被遏制后可改为添加其他素食。

二、古代医家对山药的论述  古代医家对山药论述较多。学习这些知识,在食用山药时更有针对性。但是,由于山药性平,属于食物类,和偏性较强的药相比,对于疾病的改善速度不太明显。它更多的是补益脏腑的元气,犹如筑基兴厦。所以,每日食山药之人,坚持数年后,身心轻爽,“气聚成形。”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肺、肾经,兼入足少阴经气分。其功能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一)《神农本草经》(始于秦汉时期众医家智慧,成书于东汉时期)论山药曰:“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力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二)《别录》(西汉经济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著)论山药曰:“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

(三)《药性论》(明末清初思想家和政治家唐甄著)论山药曰:“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四)《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一本重要医药书籍,作者不详)论山药曰:“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五)《本草纲目》(明朝医家李时珍著)论山药曰:“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六)朱震亨(金元时期医学大家)先生论山药曰:“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七)《药品化义》(明代贾所学著,清代李延昰补订)曰:“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土旺生金,金盛生水,功用相仍,故六味丸中用之治肾虚腰痛,滑精梦遗,虚怯阳痿。但性缓力微,剂宜倍用。”

(八)《本草求真》(清代乾隆年间儒医大家黄宫绣著)曰:“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然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朮苦燥能补脾阳也。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故六味地黄丸用此以佐地黄。然性虽阴而滞不甚,故能渗湿以止泄泻。生捣敷痈疮,消肿硬,亦是补阴退热之意。至云补阳消肿,补气除滞,理虽可通,语涉牵混,似非正说。至入汤剂以治火虚危症,难图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缓故耳。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

(九)《神农本草经读》(清代医药学家陈念祖著)曰:“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俱是寻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药,故神农另提出久服二字,可见今人每取上品之药,如此物及人参、熟地、葳蕤、阿胶、菟丝子、沙苑蒺藜之类,合为一方,以治大病,误人无算。盖病不速去,元气日伤,伤极则死。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若大病而需用此药,如五谷为养脾第一品,脾虚之人,强令食谷,即可毕补脾之能事,有是理乎!”

(十)《本经疏证》(清代医药学家邹谢著)论山药曰:“主伤中补虚羸,即补中益气力也。”

上述有关山药的论断,皆出于历代大家,主要是医药学者,也有其他领域的名人,足见秦汉以来国人对山药的共识。按现代医药临床试验说,一个新药要用300-500人试用结果为据。那么,山药是中華民族用数千年时间证明了的食物和药物,百利而无一害。相对应地正确使用山药,利国利民,天地欢喜。 2013年4月16日

分享中医时令养生智慧,感谢恩师刘承恩先生。

原文转载自刘教授微信公众号:道心语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