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观影《老师·好》

2023-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有时,我会相信缘分。

老师·好

将要离开拉萨的最后两天里,我想去看一场电影。“拉萨电影城”离大昭寺并不远。这天下午,我转完八廓街,就往电影城走去。到了影院,从在影的影片中,选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我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看着就觉得悲伤的影片呢?我想那时我的心情是有点悲伤的吧。

在等待进场的时候,告之将要停电,但可以改为第二日任何时间段、任选一部电影来看。

就这样,在离开拉萨的前一天下午,选了17:20分放影的《老师·好》。

原本选择是有点随便,不想看了后,心里安稳地觉得很好,很值。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泪点又低。看的过程中,禁不住多次流泪。

在高原拉萨能同样给我感动,我觉得是上天机缘的安排,我为此感到幸运。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点类似的情怀。那些画面,似曾相识的校园,课堂角落,还有那朦胧的情素,让坐在影院的我想起了老同学。

影片着重从真挚的师生情来表现作为人的正直善良美好的品质。

记得安静因班主任苗婉秋蒙受委屈,一个人冲进县委大院,向县长申诉真实情况,而她回来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落下残疾,并因此无缘高考。

不为自己,为的是良心、正义。这种做人的品质,真是难得少有了。

假若安静没有见到县长,或是见到了不予受理,苗婉秋还能重回讲台、还能分到房子吗?

这或许正是电影与现实间的差别吧。

作为老师,苗婉秋说:“自古圣贤多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听来令人激奋,深受感动。

老师,教书育人,平凡又不平凡的职业。三寸讲台吃粉灰,过着两袖清风,相对清贫的日子。反映了知识、人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现实。

像苗婉秋这样的老师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大家的抬爱。

他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好,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当大家都放弃了对小乙的拯救,而苗婉秋没有。他找到与混社会的哥们一起吃喝打架的小乙,厉声说:跟我回去!

学生,有学习成绩好、不用老师操心就有好前程的,比如安静;也有像小乙这样的学生,本质不坏,内心求上进,只是茫然无措,加上不良事物的诱惑,误入歧途。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来点醒、拉他一把,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像苗婉秋这样的老师。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现在的我们,能做到这样去思想去对待人事吗?

苗婉秋对学生爱的态度,也是受了他自己班主任的影响。当年,苗婉秋高考被北大录取,却因为家庭成份不好,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这时。他的班主任安慰苗婉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并指引他:去做个老师吧,做一个好老师!

正是这样的传承帮带,使得苗婉秋成为老师后,没有辜负他的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也做到了。

我们的教育者难道不应该这样吗?难道追求利益、升学率,才是好老师吗?

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做人的一个品质在那。

“有些人,看似走远,却从来没有真正离开。”

这句话适宜爱护我们,真心帮助我们,希望我们进步的所有好人。对这样的好人,我由衷的尊敬!

能在拉萨电影城看到这部影片,我感到很欣慰!

(写于回来的火车上。2019.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