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心理与应用不拆不成器每日段子狗

帮主你好有味道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92人  梅晓云
拆书帮年会

2016年11月,拆书帮第二届年会上,小伙伴@王环球盛赞帮主赵周老师:“帮主是个有味道的男人,他三天没洗澡了!”

全场都被帮主惊艳到了(还是倒了?)。帮主是我的偶像,他魅力四射,味道十足!

黑帮主已成为拆书帮文化的一部分,黑的人开心,被黑的人看起来也没有不开心。


创作:水菱姑娘

黑别人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开心呢?

原来,感觉就像跷跷板,贬低别人,自己就产生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优越了,自然开心了。

人类为什么会发笑,第一种理论认为这种行为源自优越感,有很多幽默方式都属于这一类,如嘲笑他人的错误决定或古怪离奇。当对方是权威人士或是符合某种固定形象时……幽默效果往往会加倍呈现。——《成功演讲的奥秘》P21-71

这就是幽默三大理论之一“优越论”的基本思想。


成功演讲的奥秘

再来个例子:

-家长们为什么只看分数?
-你以为试卷他们看得懂吗?
(来源:网络)

这样的幽默,黑人的人开心,被黑的就不一定了——来,算算帮主在年会上的心理阴影面积吧。它用得不好会比较危险,简书总编、《笑话方法论》的作者刘淼说过:“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然而对于讲笑话的人而言,没有伤害,就没有什么笑话了。”

所以,哪些人可以黑哪些人不能黑,要拿捏分寸。

黑社会地位高、离现实生活远的人相对安全,美国就有黑总统、黑政客的传统,比如小布什的长相、智商被人黑了又黑,关于川普的段子满天飞。在国内,马云也是被黑的对象。

黑你的上司、老板,则要看TA是不是像拆书帮帮主一样有“宽广”的胸襟。

我心中,你最重

比黑人安全的是自黑。

贬低自己,听的人会产生优越感, 这是幽默的高阶段位。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的长相谁都不敢恭维,他本人也不避讳。在一次竞选活动中,对手道格拉斯与林肯辩论,指责他说一套做一套,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林肯回答:“道格拉斯说我有两张脸,大家说说看,如果我有另一张脸的话,我会带着这张脸来见大家吗?”
来源:网络 “自黑”:幽默的最高境界

在拆书帮第一届年会上,我做了个脱口秀,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来这里做这个节目,我非常紧张,小师妹熊赳赳很好心地安慰我,“到时候小伙伴们要么在自嗨,要么在自拍,要么在抢红包,没人会听你的脱口秀的。” 小师妹这样一说我就安心了。

自黑经常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夸张就是将某些事物的特点,以超过常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演说心理学》P17,孙彦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演说心理学 要通过夸张达到自黑的幽默效果,需要注意两点:(参见幽默技巧面面观

1. 夸张要超过现实生活的度。
不超过这个度,哪怕夸张了,也很难引人发笑。
比如假如有人说,我这人怕上医院,一看到医院就发抖。现实生活中,会有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紧张的案例。这样自黑就不是很好笑。

我写的一个段子:

最近越来越胖了,安全带都扣不上了。

这个尺度的胖子生活中恐怕没有。

2. 夸张应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也就是夸张要跟我们五感相关,让人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嗅到你描绘的场景。比如说“帮主是个有味道的人”,它唤起的你的嗅觉体验。

如何用夸张进行自黑呢?不妨找找自己身上的缺点(没有缺点的小伙伴可忽略不看),把这个缺点放进不同场景夸张到极致,看会出现个什么鬼,再找到你觉得最有趣的的那个。

比如假如你和我一样身患拖延症:

要不要练练手呢?

  1. 假如你很懒,你会怎么样夸张自黑呢?
  2. 假如你有强迫症呢?
  3. 假如你……(你自己脑补吧)

期待你的留言。Over。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