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找工作之路(四)——一些飞机上的碎碎念

2023-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花粥粥

上周给自己争取到了offer2,目前手里两个offer:(offer1:离家远,辛苦,收入中等,外地城市,生活成本中等,有今后升职称机会/有今后跳槽机会)。(offer2: 离家近,辛苦,收入低,本地城市生活可以和父母相互支持,没有什么升职称机会/今后跳槽机会下小)

说句实话,找工作季,大家都不是冲着“三无”的工作去的,但是“三有”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遇见。

暂时还没考虑明白自己未来要什么:“好陪父母”到底是不是自己对于今后“自我逃避”的借口,自己能不能接受今后职业发展前景受限的机会,能不能接受累计收入差距,能不能安心过自己生活不和他人比较,自己能不能真的实现下班后有质量的生活。


起飞后坐在窗,飞机上了高空,红眼航班,雷雨天气黑漆漆的夜里,除了机翼的闪灯,啥都看不见。

但我心里知道自己在万里高空。

看着航站楼的等在“脚下”,体验自己像海盗船一样“仰着坐80度角升空”,体验自己像过山车一样“俯着坐100度角下降”。

这是我第二次坐飞机,第一次在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土包子进城,新体验get。

坐上飞机的感觉的确和高铁不一样。大家言语动作轻柔,共创文明环境,被空组温声细语“服务”到。


翻阅了一下飞机上的杂志,这确实是我找工作季刷题之外,看消遣小说和b站视频之外,为数不多的“阅读输入”。

杂志上的年轻人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吧,多姿多彩,但是前提都是“在国外”。(毕竟是航空公司的杂志,主打的当然是在远方异国他乡的中国人们)。

看完的确开阔了眼界,这些年轻人的确没有稳定带来收入的工作,或者收入是为了更好投入自我实现而不是“存钱”,但是心理的轻松+身体的微笑是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feel是真的。

杂志上的年轻人举例:A是在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员,日常是和当地人一起做狮群的保护。B是在中东的中古饰品买手,将民俗特色的饰品在国内外买家之间牵线。C是在德国柏林大学城社群活动发起人,全职策划每周一次的国人茶话会。D是“一夕餐桌”的主理人,类似于流动性的餐桌活动策划,将旅人和当地民俗用美食文化串联。E是很多的国内外up主简介,他们体验了什么不同,也传播了什么不同。

以上都不是传统的职业,却是想一想也可以理解的“工作”和“自我实现”。当真open my eyes。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报过新东方的考研补习班,当时我就很羡慕新东方的老师,基本上在英语好之外,都有一技之长,且大多有留学经历,走出去看了世界。于是在上课之余,感觉这些老师都有很快乐的生活一样。

可能走出去的娃,见过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更容易和自己和解。


经济下行+硕士扩招+自己这几年确实自我放缓了进步速度,感觉自己的确没有以前那么“优质生源””了。

举例就是我堂姐,三年前我的时候告诉她“得到app、网易公开课”,我自己也因为课题组汇报要每天看文献,那时候她羡慕我每天有所得的快乐。现在三年后我自己看看小说看看b站偶尔刷刷题看文献,她每天开车都在车上听喜马拉雅,在朋友圈陪娃时也看自己的书,过年碰面的时候感觉言语间她比我有“底气”多了,有理有据,信手拈来一个个idea一个个时政。而这些好多都是我不知道的,我羡慕她自足且feel在进步的快乐。

确实体会到了被时代逆水行舟的感觉,吃老本不行,单纯娱乐不行,坚持做难并且正确的事情可以。


先写这么多,准备下飞机了。

有些事情,可能一时半会想不通也放不下,可能需要的不是一个晚上、几个晚上的思考,而是几场家庭会议、几周的思考?

决定再折腾一下,找工作到6月底,然后再在可以握住的offer里pick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