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聆听国学——道德经中的圣人是指什么

2019-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菜瓜哦

转载:

1、圣人       

我们来谈谈道家的“圣人”。大家听到“圣人”这个词,第一反应估计是想到孔夫子,其实,“圣人”在先秦更多被道家使用,宋明之后,儒家使用“圣人”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让现代人觉得似乎这个词成了儒家的专利。       

这种文化现象,其实是儒家与道家互相借鉴的结果。       

前面两节我们给大家简单解读了“道”也聊了聊“德”,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宇宙的“道”与“德”,掌握了一切规律的运行与关键,那么,他本事大就没事天天闹天宫玩吗?       

正确的人生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       

《老子》上篇说道、下篇讲德,其实落足点根本还是在于研究: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整个《道德经》贯穿的主题其实是这个。道家跟儒家很象,面对“社会本能人生”与“真我醒觉的人生”,道家同样抉择不能傻乎乎的闭着眼活。       

道家跟儒家相比较不同的是,儒家更重视主观的人生抉择,儒家看重“愿意一辈子努力爱怜自己的灵魂”,只要自爱而且行动,就是“君子”了,就是华人而不是蛮夷了。       

不同于此,道家则特别重视客观上掌握“道德”,只有把握“道德”,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就是说,真做得到才算合格,这种合格的人在《道德经》中就叫做“圣人”。这是道家“华夷之辨”的立场。       

《道德经》第5章有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是“刍狗”?就是稻草扎成的一只狗。殷商的时候中华文明形成了祭祀文化,重大的活动使用“马牛羊”或者“猪牛羊”的太牢祭祀,但一般情况下,用相对牛马体型更小的“狗”就差不多了。问题是,老是杀狗用于祭祀很不合适,周代的时候大家就搞改革,用稻草扎一只假的狗祭祀用,这就是“刍狗”。祭祀的时候很隆重地抬着刍狗,像模像样地又是磕头又是作揖,但是等到祭祀完了,把草扎的假狗随便一扔就得,很方便。       

在老天爷面前,万事万物不都是时间与空间中的过客吗?就好像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上的八卦热点稍瞬即逝,今天王宝强,明天白百何,不过是全民娱乐的消费品罢了。在时间与空间中,哪一件东西可以永恒呢?所以说,万物都是刍狗,终究会消亡殆尽,被天地用完就扔,天地最无情。       

以上是“以万物为刍狗”的第一层意思。基于此我们还可以体悟出第二层意思。我们看,刍狗在祭祀过程中,何尝又不是被人们当做真正的祭品认真对待呢?       

大家认认真真地抬着,认认真真地磕头作揖,对神明不敢有一丝一毫地懈怠。刍狗是真的在祭祀过程中被顶在脑袋上的。天地对待万物,又何尝不是认认真真让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呢?又何尝不是认认真真让每一朵鲜花绽放芬芳呢?       

综合上面两层意思,天地与万物的关系更全面地看,应该是怎样的呢?“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对待万事万物,大道让它存在、呵护它、成长它、培育它、毒害它、滋养它、败灭它。天地按照规律给予万物生命,也按照规律给予万物死亡。       

在《道德经》看来,正确的人生态度应当向老天爷的这种态度学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创造它而不妄图占有它,发挥作用但不妄图有所作为,成全它而不妄图主宰它。       

“道”是“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就是说,不刻意做什么但反而成就了万事万物,所以,我们作为人,则应当“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应当刻意按照人类的所谓意愿强行改造世界,顺势而为就足够了,世界自然自己就会发展。“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似乎啥都没有干的“不争”。       

就好像水一样,水是最柔软的,但是水滴可以石穿,水是向下流动的,万物向上生长似乎水是错的,但是水是生命之源。“上善若水”才是真正的厉害。       

这么过一辈子的人生就对吗?大家可以多读《老子》自己多体悟再慢慢自己判断。       

我们的这个系列讲座,我用了大量篇幅在《论语》部分跟大家说明了《论语》的重要价值:《论语》记载了我们中国人也就是华人的基因图谱,勾勒了中华文明的总体全貌,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       

如果说《论语》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图谱,那么,打开这个基因图谱的智慧,恐怕就要依靠更容易在《老子》中体悟出的智慧了。把握中华文明,需要打破门户之见,大国学才是真国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