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书院】RIA-21天新手营

四组-拆页1-简单的“门把手”法-第一稿

2020-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春红_9931

【R:原文片段】

【片段主题:简单的“门把手”法】

(片段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京东读书P48-49页)

回应孩子的感觉或者是困扰的问题,最有效、最有建设性的方式之一是使用“门把手”法,或者说“邀请对方多说一些”。这些回应中不包含倾听者本人的任何想法、判断或情绪,却邀请和鼓励孩子分享他自己的想法、判断或情绪。它们为他开启了一扇沟通之门,邀请他开口说话。

其中最简单的是以下这些不带任何意见的回答:

    ⊙“我明白了。”  ⊙“真的。”

    ⊙“哦。”      ⊙“你还真别说。”

    ⊙“嗯哼。”    ⊙“不是在开玩笑。”

    ⊙“怎么样?”    ⊙“你这样做了,哈。”

    ⊙“有意思。”    ⊙“真的呀?”

还有一些回应方式,更加明确地传达了邀请对方继续谈话或者说得更多,例如:

    ⊙“给我讲讲。”

    ⊙“我愿闻其详。”

    ⊙“告诉我更多的情况。”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你想谈谈这件事吗?”

    ⊙“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我们听听你有什么想说的。”

    ⊙“前前后后都说给我听听。”

    ⊙“继续说吧,我听着呢。”

    ⊙“听起来你似乎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这些开启法或者谈话邀请,能够很好地帮助对方与你沟通。它们鼓励人们打开话匣子,或继续交谈下去。它们还能“把球留给对方”。它们不会使你把话语权从说话者那里夺走,正如用你自己的信息侵占他的谈话那样,例如问问题、提建议、安慰、说教等等。这些开启法使你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和意见保持在沟通的过程之外。儿童和青少年对这些开启法的反应会令父母吃惊。孩子会感觉受到鼓励,与父母更加亲密,敞开心扉,并倾诉他们的情绪和想法。与成年人一样,年轻人也喜爱交谈,并通常在有人发出邀请时开口讲话。

运用这些开启法,也传达了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它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觉。”

    ⊙“我尊重你以及你个人的想法和情绪。”

    ⊙“我可能会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真的想听听你的观点。”

    ⊙“你的主意很值得一听。”

    ⊙“我对你很感兴趣。”

    ⊙“我希望和你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面对这样的态度,谁的反应会不好呢?当你感到自己充满价值、受到尊重、备受重视、受到接纳、引起他人兴趣时,哪个成年人不会产生良好的感觉?孩子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同。向他们发出一个口头邀请,他们就会一跃而起,尽情表现。在这个谈话过程中,你还有可能会了解到关于他们或关于你自己的一些东西。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在一个下午,看到一个妈妈正接女儿放学回家,两人手牵手,妈妈问:“宝贝,给妈妈讲讲你今天在幼儿园有哪些开心的事情呀!”

宝贝开始手舞足蹈的讲着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妈妈认真的听着,嘴里不停的说着:“哇,真的呀?你这样做了哈。有意思”

女儿很骄傲的说:“嗯哼。”

妈妈笑着问:“哈,我听到你说老师今天有批评你,你想想谈谈这件事情吗?”

女儿有点不愿意说,妈妈说:“我很想知道你对这个批评的看法。”

女儿一边说着,一边看妈妈的脸色,妈妈始终笑着,看着女儿停下来,就说:“我听着呢,你继续说。”

妈妈和女儿继续聊着天走远了。

这个时候,一对母子走过来,听着妈妈高声的问:“你今天在学校里有被批评吗?有没有欺负同学,有没有同学打你啊。中午吃了多少饭?睡午觉了吗?”

儿子不情不愿的回答着:“嗯,有被老师批评。”

妈妈立马就开始质问:“你又做错了什么,怎么老是被批评,你就不能认真点吗?”

儿子气呼呼的说:“我没有做错,是别人先抢我的玩具,我抢回来时被老师看见,老师就批评我了。”

妈妈生气的说:“要不是你以前一直抢别人的玩具,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会说你吗?”

儿子低着头,一边走路一边踢着脚,不说话了。

以上两个小孩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个滔滔不绝,一个沈默寡言,是什么引起了不同呢?

仔细听,会发现是妈妈的方法不同,原来第一个妈妈一直在邀请孩子多说一些,这个有效的方式就是-------“门把手”法,你开启了一扇沟通之门,让你的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感觉和困惑。

你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这样熟悉的画面:你和你的小孩或者丈夫,妻子,下属沟通时,他们不愿意和你沟通他的感觉或者困扰的问题,慢慢的把你关在他们的心门之外。

【how:】

具体“门把手”法是怎么来开启沟通之门的呢?

1、回应对方我在听---可以给出不带任何意见的回答:

    ⊙“我明白了。”  ⊙“真的。”

    ⊙“哦。”            ⊙“你还真别说。”

    ⊙“嗯哼。”        ⊙“不是在开玩笑。”

    ⊙“怎么样?”    ⊙“你这样做了,哈。”

    ⊙“有意思。”    ⊙“真的呀?”

2、传达对方我想继续听---明确地传达了邀请对方说的多一些:

    ⊙“给我讲讲。”

    ⊙“我愿闻其详。”

    ⊙“告诉我更多的情况。”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你想谈谈这件事吗?”

    ⊙“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我们听听你有什么想说的。”

    ⊙“前前后后都说给我听听。”

    ⊙“继续说吧,我听着呢。”

    ⊙“听起来你似乎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why:】

你是否在想,如果这样回应孩子,他为什么愿意继续讲呢?

原因就在于运用这种方法,让他接收到以下这些意思: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觉。”

⊙“我尊重你以及你个人的想法和情绪。”

⊙“我可能会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真的想听听你的观点。”

⊙“你的主意很值得一听。”

⊙“我对你很感兴趣。”

⊙“我希望和你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你的孩子听到你用“门把手”法来回应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你的回应中不包含任何想法、判断或情绪,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充满价值,受到父母的尊重,你们看,只是小小的改变一下你的日常用语,就可以让你的孩子不光是更愿意和你说,在心理上也更健康,更有自信,你肯定会想:哇,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可以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那我一定要把这写句子记在脑子里,来吧,父母们,加油。

【where:】

适用场景: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同事朋友沟通;

不适用场景:下属对上司的沟通;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

前天和闺蜜在微信上聊天,闺蜜发了一个开心的表情过来,我很敷衍的回复了一个:“干嘛,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闺蜜回复一个,“嗯”。

我接着发了一个:“什么事啊!”

闺蜜开始发语音过来,说她升职了,我听着语音,用文字回复说:“你太厉害了,牛啊!”

然后闺蜜发了一个笑的表情,我回了一个开心的表情,然后结束。

【反思:】

失败的原因:

1、对对方不好奇,没有想着邀请对方说话,只想快点回复对方的微信;

2、心中对怎么展开话题的方法了解不够,不知道怎么继续聊下去。

过程中的失败:

1、没有传达给对方,我想继续听,如果我说:哇哇哇 ,快给我讲讲什么好事!

2、没有传达我在听,闺蜜说我升职了,我可以说:真的,哇哇,厉害。

3、没有传达继续听:来来来,前前后后都说给我听听,让我也学习学习,我太感兴趣了。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在11月的第一周,找3个和女儿沟通的场景,运用“门把手”方法-邀请女儿多说一些。

【计划:】

1、把“门把手”法的10句简单回应的,11句邀请对方说的,7句女儿接受到的意思,花1天时间,印入脑子里。

2、找出3个运用场景:

例如:我女儿每天会画画,画了完之后,会来问我,当她来找我的时候,我会说:“画的真有意思,那你可以给妈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

女儿会介绍她的画,然后我接着说:“真的呀?这太有创意了,妈妈真的很想知道你对这幅画的看法。”

一直使用门把手法里的句子,让女儿感受到我对她的画很感兴趣,我希望更多的了解你。

3、打印出来一张excel表,贴在荣誉墙上,由老公监督,发现自己运用了“门把手”法回应女儿,给自己的日常表现表上贴上一颗星星,集满3颗星星,喝一杯奶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