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从0到架构师

69_数据建模实战_研发中心管理案例以及父子关系数据建模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山居

69_数据建模实战_研发中心管理案例以及父子关系数据建模

nested object的建模,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采取的是类似冗余数据的方式,将多个数据都放在一起了,维护成本就比较高

parent child建模方式,
采取的是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三范式类的建模,多个实体都分割开来,每个实体之间都通过一些关联方式,进行了父子关系的关联,各种数据不需要都放在一起,父doc和子doc分别在进行更新的时候,都不会影响对方

一对多关系的建模,维护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我们之前说过,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的建模方式,应用层join的方式,会导致性能比较差,因为做多次搜索。父子关系的数据模型,不会,性能很好。因为虽然数据实体之间分割开来,但是我们在搜索的时候,由es自动为我们处理底层的关联关系,并且通过一些手段保证搜索性能。

父子关系数据模型,相对于nested数据模型来说,优点是父doc和子doc互相之间不会影响

要点:父子关系元数据映射,用于确保查询时候的高性能,但是有一个限制,就是父子数据必须存在于一个shard中

父子关系数据存在一个shard中,而且还有映射其关联关系的元数据,那么搜索父子关系数据的时候,不用跨分片,一个分片本地自己就搞定了,性能当然高咯

案例背景:研发中心员工管理案例,一个IT公司有多个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有多个员工

PUT /company
{
  "mappings": {
    "rd_center": {},
    "employee": {
      "_parent": {
        "type": "rd_center" 
      }
    }
  }
}

父子关系建模的核心,多个type之间有父子关系,用_parent指定父type

先添加一些数据

POST /company/rd_center/_bulk
{ "index": { "_id": "1" }}
{ "name": "北京研发总部", "city": "北京", "country": "中国" }
{ "index": { "_id": "2" }}
{ "name": "上海研发中心", "city": "上海", "country": "中国" }
{ "index": { "_id": "3" }}
{ "name": "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 "city": "硅谷", "country": "美国" }

shard路由的时候,id=1的rd_center doc,默认会根据id进行路由,到某一个shard

添加员工,并指定其parent的id

PUT /company/employee/1?parent=1 
{
  "name":  "张三",
  "birthday":   "1970-10-24",
  "hobby": "爬山"
}

维护父子关系的核心,parent=1,指定了这个数据的父doc的id

此时,parent-child关系,就确保了说,父doc和子doc都是保存在一个shard上的。内部原理还是doc routing,employee和rd_center的数据,都会用parent id作为routing,这样就会到一个shard

就不会根据id=1的employee doc的id进行路由了,而是根据parent=1进行路由,会根据父doc的id进行路由,那么就可以通过底层的路由机制,保证父子数据存在于一个shard中

批量添加几名员工

POST /company/employee/_bulk
{ "index": { "_id": 2, "parent": "1" }}
{ "name": "李四", "birthday": "1982-05-16", "hobby": "游泳" }
{ "index": { "_id": 3, "parent": "2" }}
{ "name": "王二", "birthday": "1979-04-01", "hobby": "爬山" }
{ "index": { "_id": 4, "parent": "3" }}
{ "name": "赵五", "birthday": "1987-05-11", "hobby": "骑马"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