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6—倾听的力量&爱自己
倾听的力量&爱自己
(一)倾听的力量
1.倾听使身心痊愈
如果有人倾听我们时,不评头论足,不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我们,这便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每当我们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们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
2.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相同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3.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急于用“但是”、“可是”、“不过”之类的词意味着反驳,反驳意味着我们更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激化矛盾。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4.如果别人说“不”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5.使谈话生动有趣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种谈话浪费时间且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解决办法:
a)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b)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6.如果别人保持沉默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来体会对方的感受的需要。
倾听有赖于我们体会他人的能力(不太懂?)。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二)爱自己
让生命之花绽放:
负面的自我评价会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培养对自己的爱。
1.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
我们行为的改变往往是出于自我憎恨(如羞愧、内疚等)。
“应该”一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应该”通常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常常会用其他的方式,如自责,来教训自己。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2.为什么会自责?
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应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他人恰好使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就是:“我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一旦发现自己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
1)符合我们的心愿;
2)处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3.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这将帮助我们专注于未被满足的需要,而不是陷入自我指责的痛苦中。
4.自我宽恕
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这样评价我们的行为时,我们不在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来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5.外衣染上墨水的事例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和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中。
6.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
7.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1)列出自己觉得没意思,但不得不做的事情;
2)在所列的每一项前,加上“我选择做”,同时向自己内心坦白,并不是你不得不做;
3)一旦承认某一项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_。”
8.深入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不管我们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1)为了钱:钱并不是一种需要,他只是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如果的我们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
3)为了逃避惩罚;
4)不想感到羞愧;
5)为了避免内疚:如果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6)为了履行职责:当我们认为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N��0D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