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自己的城池自己建——读《围城》之后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果儿
自己的城池自己建——读《围城》之后

不敢想象仅凭我的双手可以活成什么样子,是不是只能矫情的写点造作的文章。一直说自己是文艺青年,到也不是感觉看了几本文艺的书,或许是一种追求,追求一副假的皮囊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分。

刚刚读完《围城》,作者不再讨论。那个时代已经远离,就单说书吧。提到《围城》就想到爱情婚姻,这城墙就是个幌子,城里城外好似一样的不堪,外面的想进里面的想出。都说是好书,都说是婚姻,我也是坚持到了步入婚姻才敢去领教大师的艺术。     

《围城》并不厚重,读完感觉略显单薄,也许是新近读完《白鹿原》的原因,当然书的好坏不能以字数论。有人说读完了《围城》就不想结婚了。当我读完以后我真觉得这样告诉我的朋友怕是没有深入的读过了。

在《围城》里我假设了两个自己,方鸿渐、赵辛楣。小说大都是由鸿渐的视角写的,书里说的不仅仅是婚姻而已。作者对人物的驾驭能力很强,不自觉的就会让我深入人物。年代已经算是久远,还是会让自己去比较,乃至引起对周围朋友的审视。或许是自己的功利心太强也未可知。   

辛楣说鸿渐不是坏人,而是没用。鸿渐对自己的生活缺少规划,又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却也不是阿Q式的人物。鸿渐的恋爱在苏和唐之间是有明确选择的,结婚时确显得有点仓促,大概真心相爱的情侣一般不会走到最后。文章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我猜测鸿渐会去找孙复合。婚姻并不是只有爱情,还有我们愿为彼此付出的亲情。

小说的脉络清晰,人物不多,但都不可或缺,酸甜苦辣咸都具有了,才能体现群居的特色。我用了两天休息的时间读完了《围城》,内心并不沉重,没有去思考故事和作者有和联系,总之是不错的故事,毕竟作者的夫人都说故事是虚构的,那我也不必费神去探讨了。当下自己也是而立的年纪,有幸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便知生活的琐碎,不过爱情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累加的,太阳东升西落,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幸福着… 

借《围城》感慨了不少,无论是方鸿渐还是赵辛楣都有性格的缺点和优势。人生苦短,一路前行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城,只是有的建了门有的忘记了吧。

最后摘抄一段共享: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