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自己
书声2019/Harper Fan
周国平在《我的哲学之父师叔本华》中写到,成为你自己,读到这段我已欲罢不能。
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只要他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变得美而可观,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不会使人厌倦,珍惜这个独特性,把它展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使命。
人们都愿意逃避自我,宁愿躲在习俗和舆论背后,而不能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让人惧怕邻人,随大流的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做自己呢?原因之二:因为懒惰和贪图安逸,怕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他们怕真诚也怕坦白!正是大多数人的懒惰,使人活在人言可畏的环境中,这使得怯懦有了足够的理由。
尼采说:伟人像所有小人物一样清楚,如果他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并且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他就能够生活的多么轻松,供他舒展身子的床铺多么柔软。他对人们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所以伟人一定要活的明白,他追问:我为何而活着!
尼采真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他看来,逃避自我是最大的不争,由此导致丧失自我是最大的不幸。人们热心的沉湎于繁重的事物,以显示自己的忙碌,不思考成了真正的需要。每个人都在普遍的匆忙着,每个人都装作心满意足的样子,每个人都带着面具,向眼光锐利的观察者隐瞒他们的可怜相。
匆忙是为了掩饰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因为一旦独处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思,所想,所处都不是你自己!这是我们良知的呼唤,它让我们做回那个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做自己呢?首先要有一种觉悟,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这个责任只有你自己来负,谁都替代不了你。那些阻挡我们成为自己的介质,比如习俗和舆论,之所以看的重要,是因为自己放不下,看不开。之所以看不开是因为患得患失,受制于尘世的利益,人终有一死,何必在乎!最终我们反正会失去它。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要顺从邻人的意见呢?第二个顺从是眼光狭隘。拜托了所有的限制,你会明白一个道理: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度过的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人能这么做……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同样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那些显示了我们本质的又是什么?友谊与敌对、阅读和笔录、记忆和遗忘,尤其是爱和珍惜。我们应该在回顾生活时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使得你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给他,这才是你的真正的基本法则!
出自真心喜爱,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一个人禀赋的可靠征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6079/07902c6dca1b6e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