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颁布第一部移民法,中国留学生在德就业会更容易吗?
近日,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德国历史上第一部移民法《技术移民法》,官方正式承认德国为移民国家。一份在德国的稳定工作成为外籍人士取得居留权的唯一评判标准,并取消了对身份、专业、语言、学历等的一切限制。
此外,为了吸引尚定居母国的外籍专业人才,德国政府将签发六个月的找工作签证,申请人只需具备基础德国水平、六个月签证期内的生活开销以及大专以上文凭即可。
这样一看,这项新移民法对外籍人士申请移民取消了更多的限制,外籍人士取得居留权是否就变得更加容易了?话不要说的太早,让我们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新移民法获益的将是哪些群体呢?
首先获益的无疑是欧盟中的东欧诸国居民和不断涌入德国的难民。不过,德国的新移民法适用范围并不止步于欧盟居民和难民,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才是该法的核心。而对于在德华人,特别是中国留学生,新移民法尽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可能,却并不等于降低了在德国就业的难度。
在德华人的年龄段主要分布于20到30岁(占比约40%),主要对应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在德留学生群体。30到40岁的华人也占到了20%,其中大多数为2005年《居留法》生效后留在德国工作的留学生。但是,《居留法》对移民的限制比较多,超过一半的在德华人所持有的签证都直接和工作、学习挂钩。
与英语国家不同的是,德国对投资移民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注册资金、雇用人数和收支平衡的规定下,从2010年至今的华人投资移民仅有数百人。
《新移民法》实施,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工作压力就减小了吗?
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华人群体中的相当规模,主要源于几乎免费的大学教育以及近年德国景气的经济形势。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2017/18学年的注册在校中国留学生(39540人)甚至超过了德国的第一大外国族群土耳其人。
对于在德的中国留学生而言,一方面,新移民法放开了工作和专业必需对口的限制,使得非热门专业的留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倘若学习商科的留学生在毕业后准备从事翻译行政类工作,或从事自媒体等自由行业,德国劳动局会以专业工作不对口为由而拒绝颁发工作签证。
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新移民法仍未实施的当下,在劳动力短缺的大环境下,在德的中国留学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首先德国企业更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雇员,例如大众集团在德国范围内空缺的1200多个岗位中仅有不到200个没有对工作经验提出要求,而这200个岗位中绝大部分都是预留给德国特有的“学徒制”新员工。
其次中国学生在语言和实际操作经验上毫无优势。对于德国公司而言,中国学生语言能力并不突出,内敛的文化使得他们主动融入团队的时间更长,对于招收中国学生一般都会十分谨慎。
而新移民法主要为有工作经验、而缺少德国学位的非欧盟国家居民开启了一条捷径,这也意味着中国留学生将面对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的竞争压力。
以专门针对高薪酬技术人才的欧盟蓝卡为例,根据德国移民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德国共签发了58030张欧盟蓝卡,其中26.1%申请者来自印度。
相比之下,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仅占9%,和俄罗斯(7%)的申请人数相差不多。而同期在德的印度和俄罗斯留学生人数还不到中国留学生的一半(分别为17570和14320人)。
如今,在德的中国留学生可能还将面临来自中国国内竞争者的压力。以往即使是德国公司从中国子公司雇佣员工,该岗位也必须是德国劳动局规定的61个紧缺专业之一;
即便是紧缺专业,若雇员不具有德国大学学历,申请欧盟蓝卡时劳动局还会对申请者的学历背景进行调查。只有得分最高两档的申请者才会被劳动局认可并签发蓝卡。
如今新移民法明确废除了对于紧缺专业以及学历的要求。德国施坦博咨询公司的总监李达就在和《德国之声》的专访中表示:对于那些来自中国的专升本或成人教育升本科毕业、但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到德国申请工作移民还是非常乐观的。
特别是随着英语国家移民政策的日益收紧,给了德国更多吸引人才的机会。
新移民法提供了更多就业可能,却并不等于降低了在德国就业的难度。中国留学生将面对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及自身的竞争压力,但这不更印证了那句老话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