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祭
序言
到今年6月份,我就年满55周岁了。这也就意味着我要结束职业生涯正式退休了。我不知道别人退休前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反正我此刻的心情是五味杂陈——既期待又不舍。期待即将开启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不舍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朝九晚五。
有人说人生就像乘车,到站下车,自然而然却又无可奈何。而我觉得人生更像是翻山。出生于山脚,然后一步步的向顶峰攀爬,退休时也就到了顶峰。站在顶峰,一切尽收眼底,回头是来时的路,转身便是归去的途。
回看自己来时的路,曲折迷离。碰过壁、迷过路、摔过跤。有艰辛苦痛,也有欢欣幸福。痛哭过,也大笑过。曾经的刻骨铭心,如今都已变得云淡风轻。此刻站在顶峰,最大的感受就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中途放弃退出,更庆幸命运能让我顺利到达顶峰。
翻过顶峰,下山的路一目了然。只是就像没有人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到达顶峰一样,我不知道自己会止步于哪里。但我知道衰老和疾病一定会在前面的路上与我如影随形。人说“五十知天命”,真是一点儿也不错。
退休是人生路上的里程碑、分水岭,不管你是否接受,退休就是意味着正式进入老年。从此以后不用工作,完全可以放心的躺平。职业生涯就像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样从此终结。我想为这再也回不来的职业生涯做个祭奠。
许是年纪大了,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年老健康问题了。阿尔兹海默症恐怕是所有老年人最不愿意得的疾病。尽管自己不愿承认,自从年满50岁起,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就开始一点点显现。记得曾经看过成龙主演的一部电影叫《我是谁》,有时候真怕哪天走在路上一回头,发现身后一片空白,跟成龙饰演的角色一样不记得了自己过去,一个人忘记自己从哪里来,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所以,趁现在还记得,给自己的前半生造个册,存个档。就算有一天真的忘记了自己是谁,看看这个,或许还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至于慌张。
关于标题
自从有了写这个小文的打算开始,我便为题目究竟叫什么而纠结了许久。
一开始,打算用“走过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样的鸡汤题目,后来想想感觉非常不妥。55岁的年纪,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可能再如少年。就是心态和体貌再显年轻的人,也与少年差之千里。况且此时我的心境,多少有些“知天命”的沧桑感,与少年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后来,又打算用“半生记”作题目,虽说词意恰当,但总感觉其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此刻最想表达的东西。
“半生祭”!一天晨跑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
“祭”是常用字,尽管明白它的含义,仍然还是百度了一下:“祭”,用供品祭奠神灵;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悼、敬意。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没错了,唯有这个字才是真正能够表达我写这个小文的心意——为自己逝去再也回不来的前半生做祭奠。
临近退休,常常有人问我想好退休后干什么没有,我总是回答:不用想。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好奇心重,喜欢做各种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梦。我确信一定会有许多让我着迷投入的事情就在前面的路口等着我呢。
审视走过半生的自己,资质平庸、一事无成。但我并不觉得沮丧,毕竟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凤毛麟角,而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属于大多数。
尽管普通,但我仍然想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执着、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自己做过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梦。尤其感谢自己的不自量力,像阿甘一样,傻傻的奔跑,硬生生的把本来平淡无奇的人生搞得也有了些许的色彩,让自己的舞台也有了微弱的高光。
文学梦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一篇题目叫《映秀的秋天》的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后,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码字。作文课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课程,没有之一。曾经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将自己写的文字印在书报上让所有人看到。为此,还煞有介事的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可惜现在已经不记得是什么了。
上高中的时候,曾经酝酿了一篇小说,尽管内容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断线的风筝》这个小说名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后来写了一半的时候,放在枕头底下的本子被同学发现后遭到了嘲笑,也没有打击到我的梦想。但小说最后是什么原因无疾而终也是不记得了。
参加工作后,仍然不停的写,也不停的到处投稿,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被退稿或者石沉大海。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陆续有些小文开始一篇篇的变成了铅字,再后来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山的那边》,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小说还意外的获得了优秀奖,尽管只是国网公司内部的奖项,但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大名被印在书上,却也足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
文学梦发财梦
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曾做过发财梦。业余时间我炒过股票、纸黄金,投过P2P,也开铺子经营过小商品;我做过蜀绣绣娘,接绣活,挣过些散碎银两。可是无论我如何折腾,至今仍然还是没能发财,可能自己注定无此命数吧。
发财梦越野梦
从小我的体育成绩就不好,但就是这样也无法影响我做这方面的梦。
记得曾经在电视上无意中看到过一个外国的纪录片,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环勃朗峰国际越野赛。当时一下子就被那些运动员的服饰和飒爽的英姿所吸引,几天几夜不停的奔跑,真是太帅太酷了!如果哪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大山里奔跑就好了。当时也仅仅是羡慕的想一下,因为那时越野赛距离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没有真的将它放在心上。
也许是天意吧,在我46岁的时候,都江堰举办的第一场马拉松赛在冥冥之中将我与越野又神奇的联系了起来。
那是个周末,我空着肚子准备上街买菜顺便吃个早饭,出门却发现去菜市场的必经之路幸福大道被封闭。无数运动员身着让人眼花缭乱靓丽的运动装从我眼前跑过,让我一下想起之前看过的那个纪录片。我热血沸腾,冲动之下,混入人群,跟着运动员们跑了起来,全然忘记了买菜和吃饭的事。一路上看见运动员在补给点吃吃喝喝,尽管又饿又渴,因为心虚没敢去喝一口水,更不要说吃东西了。但没想到的是,我居然用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磕磕绊绊的跑完了半程马拉松。到终点的那一刻我感觉真的太神奇了,原来马拉松也不是那么难嘛!
从此,就像着了魔一样,跑步成了我每天雷打不动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的拉开了我跑马拉松的序幕。10公里、半马、全马,北京、山东、云南、贵州……,无论哪里有马拉松比赛我都千方百计的报名参加。最疯狂的时候,甚至每周都会跑一个比赛。
我好强,每次比赛都是拼尽全力,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成绩也在不断在提高,很快就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就这样疯狂的跑了好几年,参加了近30来场马拉松之后,42公里的路跑渐渐对我失去了吸引力。在轻松尝试过了12小时极限挑战赛后,长距离越野赛成为了我的新目标。从第一个60公里的越野赛开始,100公里越野赛成为了我参赛的最低标准。可就当我觉得环勃朗峰越野赛的梦想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骤然阻断了我离梦想更进一步的脚步。从疫情开始至今,虽然仍坚持跑步,但我再也没有参加过一场比赛。人就是这样,什么事情一旦停下来一段时间,就很难再继续。
越野梦
从接触跑步开始,至今已经快有9个年头了。这些年来,从一个啥都不懂的马拉松小白,渐渐成为了跑步的资深玩家。我站过台,拿过奖,当过兔子,做过急救跑者。单就跑步而言,该体验的我都体验过了,该疯狂的时候也疯狂过了,真的没有遗憾了。即便环勃朗峰越野赛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但我已经释然,毕竟我的年纪已经不太适合拿生命去疯狂了,所以并不觉得有多遗憾。
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常年跑步养成的健身意识,让我不断尝试其他健身方式。健身让我拥有的完美身材足以碾压大多数同龄人,这不正是自己曾经最想要的吗?
尝试过的健身运动考证梦
52岁的时候,无意中听朋友说起考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的事,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脑袋一热决定试试。要知道,此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消防,真的就是一张白纸。书上的好多名词我甚至都不知道是啥意思。第一年,抱着侥幸心理报了三门,突击了4个月就进了考场,没想到考试题量如此之大,当监考老师说还有半小时的时候,我还有一半的题还没做,几十年没有进过考场的我,竟然慌张的全身发抖。当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太低估考这个证书的难度了,每年的通过率很低,许多专业搞消防的都好多年考不过,我确实有点儿自不量力。
大量的数据需要烂熟于心,所有系统的工作原理必须充分理解,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既然开始了,中途放弃我是不甘心的。我既然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那就笨鸟先飞。第二年一开年就开始看书,一点点的掌握了所有系统工作原理之后,便开始背那些大量而毫无规律的数据和规范。以至于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做梦都是书的内容,感觉自己都快要魔怔了。
当我信心满满的准备考试的前3天,突然接到通知:因为疫情严重,取消当年的考试。我当时别提有多沮丧了,一年的努力全白费了。要知道,因为国家这几年开始重视消防,规范每年都在修改,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背的内容都有不同,靠吃老本是行不通的。
第三年,还是不甘心放弃,继续。虽然考试如愿考成了,但结果只通过了一门。
去年是第四年,说老实话,我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想放弃了。对于一个马上要退休的人来说,考证真的是毫无意义。自己天资愚钝,加之记忆力减退,潮热、心慌、失眠等各种更年期症状也是挺折磨人的。一把年纪了,何苦自我折磨?但是我真的很享受同一帮年轻人一同走进考场的那种感觉,放弃考试就意味着从此再也体会不到那种美妙的感觉了。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又报了名。结果又只过了一门,这就意味着在退休前考完三门拿到证书的希望彻底破灭。可话说回来,即使在退休前能拿到证,对我来说也用处也不大,只是我把它视为一种不服老的见证,想当做一份退休礼物送给自己罢了。
其实,我打算送给自己的退休礼物还有一个,那就是退休前完成小说《映秀湾》的初稿。这个礼物目前看来也是完成不了了。
这两个愿望都落空,虽有些遗憾,但我并不觉得沮丧。人生凡事,尽力之后,无论结局如何,不抱怨,不苛求,得偿所愿都是意外,遗憾才是人生真正的日常。
记得莫言在《檀香刑》中有一段话:“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也许,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罢。
人生过半,下半场无需高光。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天晴去晒晒太阳、下雨就煮茶听风。认真吃饭、安心睡觉。一蔬一食,一晨一暮,三餐四季,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乐享平淡的生活。这便是人生后半程最应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