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耐烦”的河流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88人  大胡子逸舟
登山是一种自虐的享受

许久没有爬山,昨日与好友去走了一趟,途中自然又有那么一段“撞墙期”,在一个长上坡上,呼吸急促,两腿像灌了铅一样,低头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现在的我,早已熟悉这种感觉,已可淡定地走过这一段,耐心地等待身体机能被激发起来,逐渐进入到轻松的状态。不由回想起十年前,作为一个户外的小白锻炼体能的时候。那时候,为了尽快将体能拉起来,每周都去登山,每每一个人在“撞墙期”煎熬的时候,都如上图中的小人一样,自己抱怨:好好的周末,干嘛跑到这里来折腾自己,不是暴晒就是寒风。每次抱怨完,到下一个周末,还是又收拾起行囊,再来折腾自己。

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折腾中,体能在不知觉中恢复,每次有些进步感觉轻松点的时候,又给自己增加强度,负重也好,双登也好,又一次一次把自己扔进“撞墙期”,一次一次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吭哧吭哧地前进。

在其后的行程中,无论是百公里,还是高原徒步,“撞墙期”总是不断地出现,“耐烦”也总是我应对的方法,甚至渐渐喜欢上这种“耐烦”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耐烦”过后,就是成长。


带着这样的领悟,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又何处不需要“耐烦”呢?

有些书,必须读,但未必习惯,读起来需要一点一点啃。 —— 为了读懂,得耐烦;

有些书,作者(尤其是德国的作者)不胜其烦地阐述每一个细节,心里感觉真是“废话”。但是,当出于教学目的,不得不研磨每一句话,唯恐误读、漏读而错过重要的细节。—— 为了讲好,得耐烦;

写文字,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候,就是找不到精准的文字,只能坐在电脑前,保持着一种“发呆”的状态,让所有思绪在脑海中撕扯。—— 为了写好,得耐烦;

写文字,也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候,思如泉涌,键盘太慢,手总是跟不上脑的速度,却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去敲出来,写下来。—— 为了写清,得耐烦;

备课时,最重要的阶段是课程框架设计。在这个阶段,要将脑中那一堆杂陈的东西麻中理线一般编织成美丽的结构,常常写了几大张纸又揉成一团。 —— 为了严谨,得耐烦;

备课时,最繁琐的时候是做PPT。课件需要精美的表达才能好看,才能精准,一个概念,从找图到PS,一页PPT有时得做一个小时。——为了准确,得耐烦;

…………


登山的朋友跟我说树上春树有个习惯,每天跑步,每天写文字,不去想会有什么结果,只管跑,只管写就是了。这是一种怎样的“耐烦”功夫。

遇到瓶颈时,“耐烦”是一点一点爬过瓶颈的动力;

遇到急躁时,“耐烦”是一丝一丝安静自己的静力;

磨练技能是,“耐烦”是一下一下雕琢自己的刻刀。

走过“耐烦”的河流,才能走上顶峰“一览众山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