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过程中出现大肚子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产家

最近笔者走访市场,发现草鱼大肚子情况屡有发生,具体情况如下:从外观来看,腹部膨大,体型严重走形,肥满度在3.0以上(正常值2.--2.2),摄食、活力均差,鳞片松动,掉鳞现象严重,伴有烂鳃,鳃部淤泥过多;解剖发现肝脏肿大,颜色变浅,质地脆弱,胆囊为正常体积的2-3倍,胆汁淤积严重。

肚子偏大

肝脏颜色变浅,胆囊肿大,胆汁淤积

对于草鱼大肚子病,笔者分析其发病原因如下:

1. 投喂超量

今年3-5月份南方草鱼养殖大省,水温比往年偏低2-3℃,阴雨天气较多,喂不进去料,鱼体生长速度普遍较往年慢;养殖户为追求鱼体生长速度,及早出塘,在进入7月份后,强化投饲,加大投饵率,有的甚至达到4%左右,草鱼又是一种非常贪食的鱼类,摄入过高的能量,超出了鱼体吸收能力,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大量累积,成为草鱼大肚子的首要原因。

2. 饲料能蛋比不合理,能量过高。

能量是一把双刃剑,适宜的能量可以提高生长速度,节约蛋白,降低饵料系数。但目前饲料厂竞争激烈,为了追求过低的饵料系数,在设计配方时,一味加高油脂添加量,虽一时提高了鱼体生长速度,但从长远来看会导致体内腹腔积累过多的脂肪,使鱼体腹部膨胀,外观表现短、粗、胖。

3. 养殖环境胁迫,应激过大。

池塘养殖年限少则3、5年,多则7、8年,多年的养殖残饵、粪便沉积,造成塘底厚厚的一层淤泥,如未能及时清理,变成了水体最大耗氧量和最大氨氮、亚硝酸盐的滋生地。实验研究表明,草鱼的最适需氧量为5mg/L以上,在溶氧量2.72mg/L比在5.56mg/L情况下,生长速度降低98%,饲料系数提高4倍!!!高氨氮使草鱼渗透压提高,体内多余的氨氮排不出去,不断累积,导致血液中氨氮升高,危害鱼体肝脏、肾脏等多个重要器官;而过高的亚硝酸盐,会使鱼体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缺氧、应激。试问在缺氧以及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的水体种,鱼儿能健康成长吗?

草鱼吃的多了,吃的好了,环境变差了,容易造成大肚子现象的发生,轻则造成鱼体体型变差,生长速度下降,抗应激力下降,疾病增加,重则会导致继发性疾病(烂鳃、出血)发生,死亡率增高。因此改善鱼体条形,提高鱼体抗应激力,减少疾病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如下:

1. 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养鱼先养水,对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水体,可以外泼EM菌(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定期底改,补充磷肥,保持水体肥、嫩、活、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鱼体的环境应激。

2.控料、控料、控料。6-8月份天气比较闷热,容易造成水体缺氧,过多的投料不仅不会加速鱼体增长,反而会给鱼体肝肠带来很大的负担,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投饵率在3%以下,最好控制在2-2.5%(视情况而定),使草鱼达到6-7成饱即可。

3.对肝脏进行长期保健:6-8月份,添加胆汁酸(30%含量)0.3g/公斤饲料,可有效减轻肝脏负担,缓解外部环境应激,提高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降低疾病发病率。

4.针对草鱼大肚子、肝脏病变较重的情况,改用低一个档次的饲料,同时添加胆汁酸(30%含量)0.6g/公斤饲料,7-10天即可排出肝脏多余脂肪,恢复肝脏正常功能,使肝脏达到红润、有弹性的状态,减少脂肪在肝脏、肠系膜上堆积,使脂肪更多的分布到鱼体肌间组织中去,形成肌间脂肪,从而使鱼体体型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配合使用鱼用电解多维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草鱼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有助于肝胆健康,提高对饲料消化吸收,增强机体抗应激力,减少疾病发生,改善鱼体体型,为草鱼健康、安全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使用胆汁酸后草鱼体色透亮,鳞片光滑、整齐,条形好

使用胆汁酸后,草鱼肝脏红润,有弹性

文章来源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