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学砺行 向上生长

2020-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冯方fengfang

     

      11月24日,五点半起床,收拾完毕,起身出发到汝阳实验小学聆听余映潮老师的小学语文研讨会。对于每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我都不想错过。每节课我调动全身的细胞努力认真地听,绞尽脑汁地想,一边感叹着老师教学水平的高超、教学设计的巧妙。每一节课都非常紧凑,容不得我去用更多的时间熟悉对我来说还比较陌生的课文。

      聆听完毕,现就对我印象最深的张丽丽老师带来的六年级语文《好的故事》进行评析。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师生板书,生批注“散文诗”。

二,生齐读“散文诗”。

三,了解“鲁迅”,生齐读。

活动一:默读课文,学习难词。

要求:

1、默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词语。

2、结合注释和上下文内容理解或者猜测词语的意思。

①生展示。

②生齐读“难词梳理”

③师提示

活动二:朗读训练,句子品析。

一读,读出文章中心句。

二读,读出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三读,读好片段中描写的句子。

四读,品析句子的美。

话题:——,这个句子写的很美,美在——。

1、生展示。

2、生齐读第五段,再读,体会罗列的词。

3、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好在哪里?生齐读。

4、描写梦境的段落。

5、齐读第七段,过渡到梦境的美丽,优雅,有趣。

活动三:精读课文,话说美梦。

1、生展示。

2、生齐读第尾端。

3、生齐读写作背景,为什么这样写梦境?

4、生齐读拓展资料。

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了什么。

活动四:查写结合,总结学法。

体裁:散文诗

手法:对比和象征

阅读方法:阅读的三种方法。

课堂作业:

写一篇百字小作文。

教学亮点:

1、教师课堂语言亲切动听,富有感染力。

2、朗读充分。课堂上有多种形式的朗读,齐读,男女生朗读,师范读,师生配合朗读等等。

3、课堂写作有从课内到课外的延展,有充分的练习,有多种形式的训练。

今日听课反思:

      选择这节课,对于教师来说真的很有勇气,毕竟公开课一般大家愿意去选择比较容易操作的课程。但是对于六年级教材,这节课难度很大,大家都知道鲁迅的文章难读懂,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碎问题多的话,难免显的枯燥。在课堂初期,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当时鲁迅的写作背景,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首尾的作用,顺势利用背景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白作品的写作目的。这个时候,背景铺垫就显的非常重要。  在“读一读”环节中,朗读并画出文中的关键句段,说说文中的照应。 在“说一说”环节中,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好的故事”。最后让孩子们“背一背”更好的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想会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选择一节课来评析,我在学习中思考,也在思考中成长。以后的课堂,希望运用到学习的点滴渗透到每节课上,每天收获着,每天成长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