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朋友,内心充满了恨,是否有心理问题?该怎么解决?》
在妈妈的描述里能感觉到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孩子走到大街上,走到教室里,都能感觉到恐惧、害怕,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孩子说恨死这个社会了,妈妈担心孩子有心理疾病,想找心理咨询师。
杨老师不建议把孩子当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来看,孩子这种恨死社会及什么什么死光了才好呢这种感觉。即是一种恨的表达,在恨的反面也是一种渴望。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渴望有人能懂得他的感受,渴望被人懂。 如果怎么能找一把钥匙,能帮助孩子,如果孩子遇到一个懂他的父母或懂他的朋友或懂他的老师,他能得到一份懂得,我相信他会再次打开心门试着和这个世界沟通,甚至试着拥抱这个世界。
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没朋友,但渴望有朋友,孩子小心翼翼的把自己包裹起来,在窥探着这个世界。
第二阶段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去尝试,去努力交朋友,发现交不到朋友。
第三阶段孩子不再交朋友,反复受挫之后极其无助。这样的孩子如果能走出去交朋友,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做出努力。在付出这么大代价和勇气,渴望交朋友的情况下,依然交不到朋友。
第四个阶段我不再需要朋友,就站在问题的对立面。 第一个,第二个阶段我是和这个世界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对立的,我渴望,我努力,我尝试。第三个阶段,孩子就很无助。如果这么继续发展下去到第四个阶段,我不再需要朋友,不再需要爱,不再需要友谊,不再需要亲情,甚至不需要恋情,我站到了人类情感的对立面,他就会恨这个社会,恨这个群体。
在整个的尝试过程中,缺了一双懂他的眼睛,孩子在这样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做出的努力是常人做不到的,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结果(他依然没交到朋友),但他的勇气、努力并不是结果能够佐证的,他努力的过程是付出了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甚至在这个纬度上讲他是个更勇敢的孩子。
深耕1班第2讲《孩子无法决定他是谁》孩子的安全感是环境塑造的,他根本无法决定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他能决定早就决定了不会等到现在,我走到大街上走到教室里都恐惧,他就恨自己掌控不了自己。
希望爸爸听深耕1班第二讲,你的孩子无法决定他怎么看自己,及他的感受,并不是孩子不争气。 深耕1班第18讲《优越感目标与自我完善》每个孩子都渴望向父亲证明自己,渴望取悦妈妈,如果孩子能得到爸爸一个赞许,而不是说我生病了都是你气的,都是你导致的。反过来爸爸能给一个小小的肯定和赞许,都能帮孩子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这是他内在的优越感目标。
阿德勒:孩子内在的优越感目标唯一的指向:让妈妈高兴,在爸爸面前让爸爸看到我是个男子汉,我也能行。只有他内在的优越感目标实现了,孩子才能产生不断完善的欲望和愿望!如果内在优越感目标反复受挫,孩子就没有动力完善自己,甚至和群体站在对立面,仇恨这个社会和群体。 深耕1班第2讲和第18讲恳请爸妈耐着性子听一下,给孩子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有我们给他伸把手,这个孩子还有希望。哪怕你什么忙也不帮,就让孩子看到一份懂得。一次对孩子内心感受、处境、努力的看见,孩子都不会站在对立面来恨这个社会,他不会的。
3班第二讲,《维吉尔眼中的蜜蜂》通过蜜蜂的寓言来昭示我们人类,蜜蜂是因为恐惧和害怕别人从来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它是恐惧被伤害,最后蛰到人,蜜蜂的生命也只有这一次,当它攻击一次之后,就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里。
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类人群,这孩子极度的安全感不足,恐惧,他不会主动伤害人,如果孩子恨死这个社会了,有攻击,他是极度恐惧,他担心被伤害,就跟蜜蜂一样,你担心被伤害结果蛰到人,一次一次把我们的时间、精力、生命留在自己制造的伤口里。
这个孩子如果有个懂得他的人,就可以引领他重建心灵的花园。现在孩子内心的世界伤痕累累,孩子写不写作业、学不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孩子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孩子内心的心灵花园需要重建,孩子过去的种种行为,让孩子给过去的自己,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它是前辈,给它建个养老院,让过去的那个自己,安心养老,不要悔恨、内疚、自责。塔建未来自己美丽的心灵花园。这个孩子必须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爸妈如果观念不变,看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看不到孩子无法决定他是谁?看不到人内在目标无法向你证明,无法取悦你,孩子的优越感目标无法实现,他就没有力量完善自己。我们看不到这些,我们就帮不到孩子。孩子只能离我们甚至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孩子没有心理疾病,他这种恨用正面语言表达,他渴望一种懂得、一份深深的懂得、一双理解的眼睛。 关于这个话题希望爸妈能听到。别着急,沉下来心,越是急的事越得缓慢。不要因为孩子说了一两次这样的话,我们就负面理解成为有心理疾病,“孩子没病只是需要一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