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直写到老的故事暮潇潇诗文

仅见斯人 49 不胜寒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938人  妖怪来也

文/妖怪来也

小凤仙因为心不在焉,听过蔡锷对水调歌头的一番长论,脑子里,只有后面几句豪饮大醉的话还印象清楚些,于是便接了话头说:“哦,原来是失意之人饮酒之后的一时灵感。”

“并不是所有失意之人饮酒之后都能作出这样古今传诵的诗词。”

“这我晓得,我有个小姐妹的恩客就是这样的人。”

小凤仙的思路再次出现了明显的跳跃,这样的由此及彼,旁听者是不容易联络到一处的,但是蔡锷仍是不以为意,而且对此显出了很大的兴趣,他说:“是么?讲来我听听。”

小凤仙有发掘到一种谈资特别想表达的冲动,但想了想对良玉楼的承诺,咬咬牙还是忍住了,对蔡锷说:“不能说,我答应她的。”

“真是很遗憾。那好,我从不强求人。”

“还是说这首词吧!你能说说,‘高处不胜寒’是什么寓意么?”

“好!”蔡锷便用手一指窗外的月亮,说:“你看,凤仙小姐,只要你一直望着月亮,你就能体会到苏东坡当时的意境了。明月高高挂在天上,那里面有广寒宫,嫦娥一个人住在里面,冷冷清清跳着舞,又孤独、又寒寂,只有自己的影子相陪,虽然生活在雄伟奢华的宫殿里,却哪有在人世间快乐幸福。”

小凤仙想起了袁二公子的诗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刚想脱口而出,忽然又想起来领班的叮嘱,便改口问道:“刚才您说您姓蔡对吧,我向您请教,所以叫您一声先生。敢问蔡先生,琼楼的最上一层,是哪里呢?”

这话问得有点没来由,蔡锷只能将就着回答:“这首词里琼楼玉宇,指的应该是广寒宫,广寒宫的最上一层?没听说过。但是,要是说把天上所有的宫殿全算上,那最高一层肯定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

“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照这么说,在天上是玉皇大帝,在地上,那就是皇帝了吧?对了,现在民国只有一位袁大总统,还没有皇帝,他要是当了皇帝,那一定就是‘琼楼最上层了’。啊,原来真是这样!”

小凤仙跟蔡锷学懂了一首词,在心里读懂了一首诗,外表显得很兴奋。然而一旁原本状态非常放松的蔡锷,在听了小凤仙皇帝长、皇帝短的这些话以后,突然受了某一根敏感神经的刺激,一下变得有些警戒起来。

“凤仙小姐,听你的意思,难不成你是赞成帝制的?”

“您说什么?我听的不明白。”

“我是说,你赞成帝制。”

“什么天知地知的?我不懂什么意思。”

“哈哈,凤仙小姐,你真有意思。你不懂,我便解释一遍给你听,我说的帝制,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地知’,而是皇帝的帝,制度的制,帝制,说白了,就是现今的袁大总统要当皇帝。”

“哦,原来是这个‘帝制’,我还以为你在和我说你的家乡话,我哪里晓得。至于袁大总统想当皇帝的事情,我不过几天前才听说而已。你问我什么?赞成帝制?我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蔡锷显得颇为冷静和耐心:“那不如,你现在想想看?”

“让我想想看。”小凤仙望着窗外,果真陷入了思索。她先想到了领班那句话:“与我们小班没甚关系”。接着,想到了写诗的袁二公子,作为亲生儿子,都不愿意他老子当皇帝,还有谁会赞成?她又想到了小时候,大清王朝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她所见到或听过的那些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事。随口便说道:“他做皇帝,天下如果是越来越太平,那便去做,可如果闹得天下大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这皇帝,还是不要做的好!大清的皇帝不是被他赶下龙椅了吗,何苦还要坐那晦气的椅子,等回头被别人再赶下来多没趣——蔡先生,你别这样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看得我冒虚汗,好像我说错了什么话似的。我,只是八大胡同云吉班里的籍籍无名一个小女子,他袁大总统要做什么便去做,又与我们小班何干?”

话势扭转,因为小凤仙忽然意识到她对蔡锷还不够熟悉,不知他的向背,怎么就把此事讲出来。从那晚领班向自己讲述袁二公子的琼楼诗的态度中,她已经有所领悟,知道这件事情的可不像是闹着玩的,弄不好就要受牵连。所以急中生智赶紧转变了态度。

“哦,凤仙小姐,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刚刚你在说什么‘琼楼最上层’就是当皇帝,我就联想起来,以为你是赞成袁大总统当皇帝的——这没什么稀奇,现在满大街的人们都在公开谈论帝制,赞成的不赞成的,都大有人在。刚才凤仙小姐说与你们八大胡同不相干,这我可知道,不是不相干,是大有相干的,我听说,袁大总统要是当了皇帝,就预备要把这八大胡同重新迁到城里去,这行当的各种好处待遇也会大大提高。凤仙小姐,你想想,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住到后海的阁楼里去了,到那时候,再临海赏月,小桥流水,不比这鸽子笼一般的南城胡同强上百倍?”

蔡锷话音未落,但听得小凤仙鼻子里轻轻“哼”出一声,然后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干的这行当,的确需要政府的提携,不然总是脱不了卑贱两个字——蔡先生,您不必逗趣我,我敬您是个雅量情趣之人,就对您多说几句,您是不是以为,我们做妓女的,是天生注定就要做这行当的?认了这个命?您是不是还以为,我们做妓女的,一个个都是些没心肺的东西,甘心情愿一辈子做妓女,从鸽子笼的胡同换到什刹海的亭台楼阁里面住去,就能高兴得失了魂?是不是?!”

蔡锷实际上是想搞清小凤仙对帝制的态度,探听一下虚实,不成想作用发生折射,自己临时演绎的几句话,把个敏感而自尊的小凤仙得罪了,触及到了她的痛处,拷问出了她的本心,同时也撼动了蔡锷的警戒之心。小凤仙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让蔡锷无力反驳,他急忙说:“误会了,我没有轻视你的意思。我只是和你随便谈谈袁大总统当皇帝之后对你们的好处,或许这样就能让你赞成帝制,却没想到,惹得你如此气愤,快请消消气,我们不谈这个话题了,不谈了。”

“谈,怎么不谈!你若赞成,我偏不赞成!我们两个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凤仙的情绪如此高涨,言辞如此决绝,蔡锷听了,也不由得一愣。

偌大的月亮恰巧被一朵乌云遮住了,屋子里变得昏黑一片。

隔了一阵,蔡锷幽幽地说:“但见云遮月,不闻夜留人。我听的出来,你这是给我下逐客令了,我这就走了。”说完,就站起身,借着那院里透过来的灯光,慢慢向门外踱。直走出门口,嘎吱吱走下木楼梯。小凤仙很有些想去挽留,但她咬住嘴唇不肯开口,收紧腿脚不愿抬起。

激动仍然左右着小凤仙的身心,她知道,那是气话,对别人、对自己,气话简直全无好处。但是,说既说了,覆水难收,实在是无法控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