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慢过程
一个寒假中,试着在书中汲取更多营养。“站在巨人肩膀上会看得更高更远”。阅读名人的书籍,斟酌他们走过的路,也让我们少走弯路。在寒假读完了《致青年教师》后越发觉教育真的不简单。越发觉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觉得世界是那么小,没想到世界无奇不有。
读完《致青年教师》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甚至这样的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接着读到第二本书史金霞的《重建师生关系》中提到“如果教师有功利心,那么就只有形式,效率和成绩的疯狂追逐,为了追求所谓的事迹,成绩,政绩,即使流泪,流汗也在所不措。”有时候我们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只走形式,这样的教育真的很累,老师累学生也累。
今天打卡中读到了余光中的这些话
“当你童年,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
当你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是的,孩子的童年生活需要一些色彩,而不是被成绩一直所包围,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求孩子能够通过画画,音乐等成为多么高尚的人,我们是培养他们的情趣。让他们受益终生,甚至影响后代。
所以我根据我学校的情况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不断地和校长进行沟通,校长也非常支持利用网络直播课弥补学校的短板。同时我打算是我先做示范,其次带动学校的师生一起去感受其中的乐趣。
春学期网络公益总课程表有了决定就要有行动,我知道我很忙,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为了孩子,我觉得忙些也是值得的,自己在办公室进行摄像头的调试,没有插头找来插头,尽管过程没有那么顺利,但是我觉得却是那么值得。调好摄像头,弄好网络,只为能够让孩子能够第一次尝试直播的乐趣,第一次与网络老师互动的神情,还有那渴望知识的眼神……带孩子通过小窗口认识大世界,原来我们的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苟且。
调试摄像头中…我尝试把网络直播课融入我的课表中,最终我选择了六门课程,先尝试着去做,会做适时调整。到时候会教其他老师也尝试着去这样上课。
选课中…希望我们都能够清醒地知道,教育的特点是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时教育也像种树一样,从幼苗的成长,会经历四季的变换,我们需要的是适当的时机去鼓励,督促,关心等,而不是急着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