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识录: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提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此为: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的点睛之语。
上一章刚讲到不写晦涩难懂的词语,这一章就出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世间之人都知胸口处有颗澎湃跳动的心,却很少有人能认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到底是颗什么心?
历来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佛经之中旨在摒弃世间万象,所说的心一定不是那颗肉呼呼的心,浅显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真心,本源之心,性灵之心。
如此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定是不全面,而且是片面的,其内涵广阔宏深,读者修习佛法时可自行体悟。
上面两句可以如此解释:
须菩提:应该如何止住心念?如何不让杂念从心中生起?
佛:应该如此止住心念,如此做,心中才不会有杂念生起。
到底应该如何做呢?唯有修行,一点一点的扫清心中污浊。
可借神秀禅师偈子当作注脚: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二品由须菩提引出话题,佛祖开讲心念。
人的心念瞬息万变,如何止心不动念是个大学问,由须菩替所有习佛之人提出,是莫大的幸事。
人们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可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重要吗?
一定是重要的。
要修行吗?应当如何修行呢?
如何修行,未来篇章中会逐渐提到。
《金刚经》全篇都在用宏观角度讲解如何悟道。修行之道时显时隐只做点睛而已。
正所谓:讲解经偈,开口便错。
文中难免有错漏之处,还请读者多看经文自行体会,若要参看我的一点浅见,也还请批判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