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通才必须多于英才
2019-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的猫大人
陪伴孩子的是玩具、手机、电脑和电视,有时我在训斥一个记忆力不集中的孩子时,看着他无奈的眼神,屈服于我的威严。
思考着如何让课程变得生动,让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事情,然而,学习总有枯燥的部分。好比山珍海味好吃不能常吃,大米白面无味却提供成长的基本养分。
本来就顽皮甚至顽劣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要求严格教育,老师严格了,孩子对这个学科的抵触情绪就更大了,不严格,孩子更加放纵自己,学不到知识。所以,和孩子的关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把握,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名师的选择权利,大部分老师面对的是普通的孩子,也就是非英才。
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希望每个孩子即使不能成为英才,也要变成通才,因为通才具备可塑性,将来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满足各行业工作需要。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其实大部分孩子都只能成为社会的普通一份子。想成为英才,孩子和家长各方面的付出都巨大的,有的即使上了名牌大学,相反变成庸才,有的性格扭曲还走向极端,因为高中以前的他们,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到了大学需要独立的时候,习惯巨婴生活的他们无所适从。
反观对孩子持平常心的父母,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健康的成长。
爱孩子就从小培养他们一种能力,自立!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家长监督到位。
培养一个通才,孩子将来的发展才有可塑性,有能力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