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独 却不甘寂寞
人生而孤独 却不甘寂寞
为信仰出走,终是快乐且无畏的,那份对理想事业的执着与眷恋,便是这艰辛旅途上,最好的慰藉。

上周六的时候,看到预告说安妮老师要分享吴生的《超级IP》这本书,吴校的《育见》给了我们一个意外之喜,在激动之余,更加对安妮老师的课有了期待,今天开课前没有看到预告,以为每周六的学习时间有变动了,又有些小失落,已经习惯把周六的时间空出来,和大家抱团学习,如果没有课了,怕自己没办法再坚持学习,我发现对互加已经有所依赖了。
人生而孤独,却不甘寂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孤独的个体,怎样才能不孤独,是我们人生的面临的难题,能让更多的人感受不到孤独,那是更大的难题。把自己的爱好分享给不懂的人,是自取其辱的孤独,我曾在那种孤独里,在走近互加之后,我感到,有很多人和我信仰相同,爱好一样,他们也懂我,我愿意与他们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IP这个词,以前是一点也不了解,一直以为是一个和网络有关的词汇,和我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天听了安妮老师的课之后,对IP一词有了新的认识。
狭义的理解:IP原本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也就是对于智力成果的所有权。比如,莫言的小说版权是IP,周杰伦的音乐专辑是IP,《中国好声音》的综艺形式是IP,因为他们都是智力成果。广义的理解:在互联网的环境下,IP就没有这么局限。尤其是具有稀缺价值的IP,被称之为超级IP。吴声老师在《超级IP》里面是这么定义的:它是万物互联时代个人化或个体化的“新物种”,是由系统方法论构建的有生命周期的内容符号。它是故事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稀缺价值,也代表了商业价值的稀缺性和可交换性。如果你觉得这个定义信息量非常大的话,我换一个通俗的表达:一个事物,能够持续产生优质的内容,并且通过人格化的形式,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影响一定是稀缺价值(别的事物无法轻易替代)。我们才认定为超级IP。
了解了这些,让我明白“互加计划”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超级IP,他凝聚了我们一群相同身份的人,赋予我们归属感,让我们在青椒计划中,在美丽乡村中,在彩虹花中,不断的成长,以前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的认真学习过,在课后认真的打卡,感觉晚上打卡匆忙,在第二天还把打卡时没说完的在写到简书里,这些都是自发自觉的,互加计划有这样的感染力,让我紧随它的步伐,加快我的成长,让很多优秀的人崛起。
孤独的我,遇见互加计划,是我之幸,也是我们乡村娃娃之幸,让我们借着这阵春风,让祖国的花朵开遍满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