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功能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为读医学心理学硕士期间的作业)
一、母亲的功能
1、容器的功能
在孩子0-6个月的时候,母亲主要起到容器的功能,也就是鉴别、吸收、消化孩子的不良情绪。
孩子从母体分离出来,就会遭遇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饥饿、不舒服、冷、热,对孩子来说,他只会以哭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危险因素所带给他的不良情绪。
例如,睡了四个小时的小孩忽然哭了,母亲会立刻走过来,看到他小嘴到处寻找,于是一边说:“小乖乖,饿了吧?”,一边抱起他哺乳。孩子得到了食物,饥饿所带给他的恐惧的痛苦的感觉没有了,不良情绪消失了。
“饿了吧?”——母亲这句陈述性的疑问句,显示出母亲根据直觉猜测到了孩子处于不安状态的原因,孩子听到母亲的声音,渐渐地知道我这种痛苦的感觉是饥饿。而母亲哺乳的行为则更进一步让孩子明白:哦,当我痛苦的时候,是会有人来帮助我的,解决我的痛苦的。我不害怕了。
再举一个例子:孩子忽然从床上掉下来,会“哇”地一声开始大哭,疼痛的感觉也会让他很不安,很恐惧,很痛苦,就象饥饿带来的感觉一样,他会想:这会不会要了我的命?这不良的状态会不会消失?这时母亲会立即抱起孩子,检查是否有受伤的地方,会轻拍孩子的背,亲亲他可能摔疼的地方,安慰孩子:“小乖乖,不怕痛,没有摔坏,要做个勇敢的孩子。”这样,因惊吓所导致的负性情绪又一次被母亲吸收消化。
此外,孩子尿了,也会通过哭,唤来母亲给他换尿布,从而解决了身体上的不舒服的感觉。
就这样,孩子不断地释放痛苦,母亲不断地为他消化吸收这些痛苦,孩子越来越有安全感了。
2、镜子的功能
在孩子半岁以后,母亲的镜子功能逐渐重要了。
首先,母亲是放大镜。
每个妈妈都会清楚记得孩子的“第一次”:第一次作出“抓挠”的动作;第一次含混地嘟囔出“妈妈”……这些时刻的来临总会带给妈妈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激动,妈妈会以充满了欣赏的语气说:“宝宝,真了不起!”尽管孩子根本听不懂,但他们似乎能从母亲兴奋而夸张的表情中得到鼓励,高兴地挥舞着小胳膊继续嘟囔着“妈妈”或者屈伸手指给妈妈表演“抓挠”。妈妈兴奋的表情和夸张的语气似乎是面镜子,映照着对孩子的欣赏,尽管孩子无法理解妈妈的语言,但是人类情感的交流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能从妈妈欣赏和鼓励神情中发现:“我原来这么了不起!我是这么重要,我是这么讨人喜欢!”孩子透过妈妈——这面可以放大自己的镜子,看到自己的伟大和价值,并藉此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无条件地接受和肯定。在持续放大的欣赏中,妈妈滋养着孩子的自恋。自恋是一种功能,是自尊的原型,也是爱的最初形式。
孩子是率真的,他的行为并不是为迎合妈妈的喜好,他也不知道妈妈喜欢或希望他做什么,他只是追随着自己的快乐做事情,然而幸运的是,小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得到妈妈的欣赏,这种欣赏来自于母爱中最可宝贵的东西——无条件的爱。孩子在母亲的眼中看到了自己,并且日益确信自己就像妈妈眼中的样子一样值得爱和欣赏。而这些并不需要通过迎合妈妈才能得到,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此时,在妈妈“镜子功能”的作用下,孩子还逐渐发展出另一个重要功能——被爱。被爱是和爱是同样重要的功能,爱可以让自己去接受,而被爱是允许自己被接受,在形成亲密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时,爱与被爱的能力缺一不可。(摘自博文《妈妈是孩子的镜子》)
其次,母亲要成为平面镜。当孩子3岁以后,母亲要客观地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只看到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甚至将缺点当作优点,这样会让孩子在歪曲的理念下成长。当然,如果只看到缺点,并处处职责孩子,那么孩子将会被挫折感压抑得没有丝毫快乐的感觉,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当孩子与同龄人相比有些能力慢半拍时,要用望远镜来看,每个孩子的发育过程不同。例如:别的孩子在6岁的时候就能很好地掌控两轮自行车,而我的孩子却不行。我没有催他学,仍是顺其自然,他愿意骑后轮两边有小轮子保护的自行车,就继续让他骑。在他三年级(8岁多)的时候,一天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妈妈,你猜,我会什么了?”我猜不出,他兴奋地说:“我会骑自行车了,感觉真爽!”
当孩子的思考好像总停在奥特曼、怪兽之间,从来没有考虑过今天的功课有没有完成;你会为此大伤脑筋。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潜望镜,沉下心来看他的另一面,创造性的才往往都很聪明也很天真,他们的思考往往游移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你要相信他,然后换一个角度去看等你所见到的东西。
妈妈不要只会抱怨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这不是孩子的错。要只有灵活地运用放大镜、望远镜、平面镜、潜望镜,才能发现孩子长处,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成长。
总之,妈妈的“镜子功能”滋养着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母爱愈加醇厚,这些能力就发展得愈加充分,在未来的生活中,孩子就越能自尊自爱;越能建立起充满爱和信任的关系;就越能爱别人和得到别人的爱。(摘自博文《妈妈是孩子的镜子》)
二、父亲的功能
父亲的功能主要是起到建立规则的作用。一个国家没有法律,一个单位没有制度,就无法运行。一个家庭的规则是一个人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基,外部的规则让一个人的内在也会有规则。在规则中,人才能有安全感和创造力。
既然孩子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所以一个家庭中只有孩子和母亲是不健全的,孩子在自闭期和共生期内和母亲的关系更为密切。自一岁后,父亲的功能开始凸显出来。
孩子以前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就来了,他会认为母亲是专属于自己的。父亲的出现,从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象孩子展示了家庭的格局,为孩子能够明白基本的生活规则奠定了基础。父亲上班回来后和母亲聊天、就某些事情交换意见,父亲将一些东西交给母亲,母亲拿出干净的衣服给父亲换上,家里来客人后父母给客人倒茶,等等,这些都让孩子明白:母亲是不能被我独占的,母亲是和父亲有特殊关系的。
这样,孩子逐渐明白了分享的规则。每个人都是有很多角色的。母亲还是姥姥的孩子,是小姨的姐姐,是学校的老师等等;爸爸不仅是我的爸爸,也是爷爷和奶奶的孩子,还是叔叔的哥哥等等。我是爸爸妈妈共同的孩子,我还是爷爷奶奶的孙子。但是父亲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妈妈对我的爱,母亲的存在也不会影响父亲对我的爱。随着逐渐长大,分享的规则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不能随便大小便,要和别人共享环境。我要理解体谅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我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我也不用和别人一样,我可以有我自己的独立的空间。
此外,孩子的种种行为与父亲的关系非常之大。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的气概;女孩从父亲那里学习怎样跟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父亲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没有父亲的孩子成就感就要相对差的多。多项研究证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与父子关系有关。父子关系比较冷淡,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就比较低,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低,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容易和别人相处。
总之,父亲建立规则以及母亲的镜子和容器功能在孩子的成长中是相当重要的。二元结构的家庭是不健康的家庭,会吞噬孩子。母亲就像鳄鱼的嘴,要吞噬孩子,父亲就象支撑着鳄鱼的嘴的小棍,防止孩子被吞噬。在特殊的没有父母来执行功能的家庭中,这些功能是由别的重要他人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