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随笔
第十九章善待自己。之前有件事很让我抓狂,就是经常会有一个想法一闪而过。如果你没有及时的记录,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让我感觉很是可惜。不过这几天我想明白了,我要的不是一两个想法,我要的是思考的能力。想法有的是,只要是你有思考的能力,那么想法就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这就是不要纠结于不完美,缺憾本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你读书是因为你喜欢读书,你思考是因为你喜欢思考。这与你干这两件事会产生的其他影响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带着目的去干,反而会失去他们本来的乐趣。这个跟你以前的想法相悖吗?你不一直的在说目标为导向吗?我认为不相悖,这是两个概念。这就好像出世入世的问题,你做事就要有立场,有目的;而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的目的就是事情本身,这里面再没有其他目的了。
我前两天在微博写了一句话,读书时常能给我带来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与读什么书无关,与我是否有什么收获无关,他只是来自读书这种行为本身。
善待自己不就是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吗?做自己能干的并且喜欢的事情,就像锤子钉钉子,笔用来写字。善待自己不是无原则的对自己好,而是要找到你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自身的意义应该是个我们内在的自我驱动。你看每种生物生下来就会按其本性去生存。鱼不会往岸上跑,除了那些特殊的。会飞的,会游的,会跑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生活。这就好像是他们的出厂设置,是写在基因里的。人还不是一样,有着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只是我们可能更具有多样性,不但有先天的,还可以有后天自我定制的部分。
我说我不喜欢阴天,同样阴天是不是也不喜欢我。阴天脑子就木,脑子里是空的。善待自己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在进攻中积蓄力量。
投资中的许多问题,在我看不止是投资的问题。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做人做事都是一回事,万物本就有着一样的根本构成,那就都会在一个规律下发展变化。你看做投资的人,他的人是如何的,那么他的投资风格就会是什么样的,有着强烈的人格特点。
说点这本书之外的吧,今天早上在看一本叫做《变现》的书,讲的是社群怎么变现的问题。我对于互联网变现的问题不感兴趣,那不是我的菜,也从未想过要那样去挣钱。我只是感兴趣,她们是用如何的模式在解决他们的问题。每本书其实都是在解决一定的问题,如果他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也就没有人读了。
看这本书我有个感受,有些人做事总是急功急利的。首先我要说我现在对于急功急利的事情没有什么不认同。只是我不希望自己去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但我也绝不会反对别人去做。因为如果你要做事,就会不免做一些急功急利的事情,这个是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当你进入一个系统,你就只是那个系统的一部分而已,你就会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再有作为社会这台机器,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那么就相应需要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在你的角度看不好的方案,可能就是当时最好的方案。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最优的。你只有在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让趋势像最优的方向发展,你无法让每一步都是最优的。好与坏也都是相对的。
以前认为急功近利不好,现在不那么认为了。不认为不好,不代表认同,我只是接受他的存在。他作为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你可以不去选择,但是你不能阻止他人选择。每一个解决的方案,也都必定解决了一些问题,他才有存在的空间。人在急需什么的时候自会渴望得到什么,你有的东西,不见得别人也有。你不需要,不见得别人也不需要。社群变现成为可能,也是因为他解决了一些的问题,所以他才能存在。只不过可能在长期看,他不是最优的方案罢了。
接受、包容与你不同的观点、视角的存在,去寻找其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