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站在贫与富的两端,我选择它!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Yang沐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驾校时,师傅讲了一个与“钱”有关的故事。

他是师傅带的其中一个学徒,年龄有五十多岁,从穿着打扮上难以窥见那是一位早年的千万富翁。富翁说,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扛着工具走街串巷,高声叫喊:“补鞋补锑锅喽……”声音洪亮,穿透力极强。他告诉师傅,那时候穷得衣服裤子到处是窟窿,好大年纪了都没有结婚,没人愿意跟着穷得叮当响的他。

每天从家里出发,走到亲戚住的一条街,差不多接近午饭时间。起初,亲戚听到他的吆喝声,还会开门邀请他吃饭。后来亲戚发现,每到吃饭时间,这个穷亲戚就吆喝着来了,从此闭门不见。

他说,自己哪里是专门去他家要饭吃嘛,只是每天沿着路线走,就走到了他家门口的那条街。不过,他知道对方的反应后,再也没有去那条街叫喊过生意。那时候他的感受是: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后来,人生中遇见贵人提携,慢慢地开始做起了小买卖,然后……经营房产。到今天,城市中心地标建筑物,他有两层楼,房产、门脸、豪车……他都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多少家产,手中只是握着一串钥匙,银行账户上的零按时在增加。

他一直雇佣专职司机开车,偶尔遇见司机请假,外出很不方便,于是他才到驾校报了名

自从有了钱,他没有忘记当初穷的时候,走街串巷吆喝打扰过的亲戚,特地驱车邀请他们在五星酒店用餐,一来答谢当年他们对自己有过的施舍之恩,二来也告诉他们,以后自己不会再给他们增添麻烦。

师傅说,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可不是嘛,都说宁欺老年白,莫欺少年穷宁辱纨绔富,不欺穷人志。受过贫穷,受过白眼的人,才能体会到人情的冷暖,才会奋起直追,不懈努力地创造财富。遭受过冷遇,也才更能理解他人危难之时的境遇。正如作家严歌苓所说:不被善待的人,才最容易识别善良。当然,他也受到过亲戚的恩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的人经历过惨淡的生活,逐渐也过上了知足的生活,甚至通过努力得到上天的眷顾,尝到了成功的果实,然后却变得狂妄不羁,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早年,社会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时候,朋友的表妹夫靠办理假证发家致富,利用第一桶金成立公司。资产已经突破千万。我们一起喝茶,他坐在我身旁一声不吭,只顾着抽烟,一根接一根地吞云吐雾,完全不在意身旁的女士和小孩。

后来,朋友告诉我,他那一身装扮十几万,我拍着大腿说:“哎呀,我的妈呀, 眼拙,没瞧出来!朋友说,“怕你不识货,人家标签都没揭。”我们一阵狂笑……

他不太说话,但是一发言就能呛着你,“大学生有啥用,还不是为我打工替我挣钱。”从他的经历来看,读书确实没有用,小学文化,字也认识不了几个,却能让寒窗苦读十多年的大学生为其服务,他尝到了即使没有多少知识也能活得富足和自在的甜头,于是他认为读书没用。

他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身边的人各个翻白眼。他身上高级的名牌也掩盖不住内心的贫瘠,钱包里的money也遮挡不了文化的粗鄙。即使有钱,没有文化的底蕴,也仅仅是一个暴发户。

有人会说,你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我还真不是你说的那样。不过我也承认,根据著名的“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层。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

只有先满足了最低的一层需求,才会滋生其他的欲望。只是有的人在物质上早已达到了富裕程度,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还未能跟上。

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买来别墅和豪车;可以吸引帅哥和美女,但是,钱买不到知识与文化;钱能吸引人,却吸引不到他人的尊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金瓶梅》里有一段话描述人有钱时的状态,形象逼真。“到得那有钱时节,挥金买笑,一掷巨万。思饮酒,真个琼浆玉液,不数那琥珀杯流;要斗气,钱可通神,果然是颐指气使。趋炎的压脊挨肩,附势的吮痈舐痔,真所谓得势叠肩来,失势掉臂去。古今炎凉恶态,莫有甚于此者。”

那天,朋友的表妹夫和我们一起在外行走,碰见街上有人乞讨,他从一叠钞票中抽出五张百元大钞,高高地扔给了乞讨者,乞讨者急忙磕头感谢。

他同情乞讨者,所以才会施舍。但是他高高地扔钱的那一刻,他身上显现的却不是对乞讨者的怜悯,而是作为有钱人在炫耀,钱能不能让他忆苦思甜,我不知道,但是钱来得太容易,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出生在农村,却看不到身上的质朴。他的钱来得快,自然也挥金如土。穷的时候也收人欺侮,抬不起头,现在变得财大气粗,像是有了护身神咒,我只能说,因为钱失去心性,这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倒退,这不是个人的荣耀,而是悲哀!被钱牵着走,如同奴隶,不久悲哀吗?

王阳明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也就是当你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也许是经济上的穷困,也许是遇见挫折,不会怅然若失,悲天悯地。我认为,一个人正在走上坡路或者站在了顶端,才是修心最艰难的时候。因为,只有让自己静下来,才能看清外在的世界和真实的内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