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倾听
爱的艺术---倾听
秦冕妈妈
《爱的艺术》是李老师开设的一门心理精品课,这周是本期第四次课,因为爸爸出差未归,孩子无处安置,所以打算请假,但秦冕却不同意,说:“妈妈,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便请假的,我可以陪你一起去的呀”,我将信将疑:“听课的时间可是很长的,要三个小时,你能一个人等这么长时间吗?”,他很肯定的回答:“我能的!你给我准备点吃的,然后准备点喝的,然后再带点玩具就可以了”,他的反应让我很意外,对他一玩起来就high的失控的风格,我很不确定他能不能保持安静,但我听的懂,他其实是对听课那个地方特别好奇,想去看看,“那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们就试试看吧,我相信我的宝贝有足够的耐心。以前都是我送你上学,现在轮到你送我上学了,今天你就是我的小家长!”,没想到最后这句话瞬间点燃了他的激情,蹦蹦跳跳,欢呼雀跃:“请叫我家长!快!快叫我家长”,“家长你好!”,他骄傲的笑了,故作思索了状自言自语:“那我应该叫你什么呢?你还是小孩子呢现在”,“嗯。。。叫我梅梅或者小梅吧,我小时候外婆就这么叫我的”,接下来他跟我说的每句话几乎都带有梅梅称呼,俨然一副大人模样,“梅梅,我小时候的书包先借给你用一下,嗯,你背上我的书包真漂亮!送给你吧!”。路上他一本正经的问了我个一问题:“梅梅,如果我有一天变得很穷,没有钱再给你买好吃的了,你还会爱我吗?”,我强忍住不被笑翻,认真的回答:“当然啊,我爱你就是因为我爱你啊,跟你有没有好吃的没关系的,我很好养的,而且我长大了可以自己工作了就可以给你买好吃的了,我的小家长”,秦冕满意的笑了:“谢谢梅梅,你知道吗。我心里装的都是你,满满的都是你,满的都溢出来了”。。。
就这样,一位三岁零十个月的“小家长”,领着37岁的“大孩子”去上课,一路走一路说,掩饰不住内心对那个地方的向往。但不睡午觉,他显然电量已不足,没有平日的活泼,见到李老师和叔叔阿姨们,秦冕看起来有点害羞或者是矜持。但他表现的果然和他承诺的一样好,没有吵吵闹闹,也没有跑跑跳跳,这对平日里一刻不得闲的猴子一样的他截然不同,中间看他有点无聊难耐,带他出去溜达半小时,楼下有个小广场,一群小朋友门在玩滑梯,看的出来秦冕玩的很欢想留下来一直玩,我说:“妈妈课还没结束,现在是课间休息,玩一会再上去好吗?”,他说:“那我玩五分钟,你等我啊“,五分钟过后他说:”妈妈,我再玩八分钟啊”,我说好!“妈妈,我再玩儿八分钟啊”,我说好,但看此情景,可能会有无数个八分钟,当我已经对回去上课完全不抱希望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好了,梅梅我们回去上课吧,我玩好了,走吧!”,真是惊喜万分,心想,果然当我们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自己是能体会到的,孩子是可以不“任性”的,孩子的“任性”可能只是因为它们的需求没有被听懂,没有得到满足和尊重,如果我不顾他的感受强硬拉他回去,肯定会是另一番结局。回到教室继续玩他的彩陶,只是他不再同意在隔壁房间等我,而是要求坐在我旁边,虽然考虑到有个孩子在身边会影响到老师讲课影响同学们听课,这让我感到非常抱歉,但李老师和同学们的宽容和这无比有爱的氛围,很好的安慰了我,在此深表谢意。
又待了一个小时,他说想回家,我问还能坚持吗?他说坚持不住了,然后我们很干脆利索的收摊早退了。虽然没坚持到最后,对他的表现我很满意,因为如果不是他坚持让我去上课,我会错过当天课的所有内容,或许那节课上的听进去到哪怕是一个点,这个点可能就自此深深扎根在我的思想中,然后慢慢生根发芽壮大,也会对我有长远的影响。回家的路上,他说:“梅梅,你今天上课表现很乖,奖励你一个笑脸的粘贴”,但他竟还满怀期待下次再来,问我可以吗,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因为他真正期待的可能不是陪我听课,而是再次扮演家长,我没跟他说跟着听课会影响他人,因为那一刻我只想给他鼓励和表扬,表扬他做的非常的好,这对活泼好动的他非常难得。因为它确实表现出乎我预料,已经对我表示了足够的耐心和尊重,而且除了陪我听课,生活中有很多其他机会可以让他有如此体验。
课上,李老师不止一次的强调,让我们从理性层面转到感性层面,注重体验。这次身份互换,对秦冕来说,无疑是新鲜的,他在去之前已经充满好奇,兴奋和期待了很长时间,而角色扮演过程中秦冕对我的体贴耐心和尊重也深深感动了我。曾经我和很多父母一样,停留在理性的思考如何更好的爱孩子,有幸参加了李老师的《阳光日记》项目,挖掘并强化了我的觉察能力,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当你认真的用心去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差异点和动情点,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你会由“看”而“见”到孩子的无比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此之前,我一直站在养育着的角度审视自己爱孩子的行为和方式,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去思考去感受。
秦冕在扮演我的“家长”整个过程中,肢体和语言,很多是在重复和模仿我,这让我很吃惊,孩子是如此敏感,我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习惯,一种处事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印象深刻,我在他言行举止中看到了自己。由此,我把我对他的爱和他对我的爱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发现一个令我汗颜的现象,那就是,秦冕的爱要比我给他的宽容的多,纯粹的多;我感受爱的能力和表达爱的能力远远不如秦冕,是的,我毫不避讳地承认,三十多岁的我不如三岁多的孩子,是的,自愧不如!
前段时间,我和秦冕发生了一次争执,具体事因已完全忘却,秦冕气的爆炸,从来没见过他那么失控,我态度坚决,不可商量,他找各种极端的方法来逼我妥协,撒泼打滚哭喊尖叫,最后甚至开始使用“暴力”,但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盛怒之下高高举起的东西,落在我身上的时候却是没有重量的。然后使劲儿张大了嘴巴想使劲儿咬我,但只是把我的胳膊上的肉含狠狠含在嘴里,根本没用力气,甚至没有要咬下去的动作,而且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在努力收敛着,他的力气是往内收的,而不是往外冲。这让我感动到想哭,他在生气的大哭大吼的时候还没有忘记他爱妈妈。反观我自己,上次被他气的发疯崩溃的时候,凶起他来是毫不留情,我承认我曾经打过他几次屁股,而且打起来是不遗余力的,甚至打完会觉得手掌发麻。再想想秦冕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手,和他像狮子一样凶的牙齿落到我身上时那份力量的收敛,我已无地自容。等他哭够了情绪发泄完平静下来的时候,我问他:“宝贝,刚才你打我咬我的时候,我怎么没有感觉到痛啊?”,他慢吞吞的很小的声音的说:”妈妈,因为我很爱你,我怕你会痛,所以我不舍得用力气”,除了他紧紧抱在怀里之外,就是我痛改前非要向他学习的决心。我很诚恳的跟他承认:“妈妈做的没你好!”,而秦冕没有怪我,孩子总会那么轻易的很快就原谅犯错的妈妈,只需要妈妈说一句简单的对不起。而如果从孩子犯了错,想得到我们大人原谅,孩子要经历几道程序几道弯儿呢?
秦冕的说话吐字并不是很清晰,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经常给我惊喜,我想首先是得益于从未间断的绘本阅读,第二,就是得益于我们随时随地进行的没完没了的对话了,他认真说的,我和他爸爸都认真倾听。举这个争执例子是想说,我用自己的长期的用心倾听,验证了:如果你认真的肯花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听一个小孩子的单调的喋喋不休,就真能深切感受到倾听的价值。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而体现关注的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作者写道:首先,如果你愿意这样做,就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你给孩子的尊重,等同于给一个一流演说家的尊重,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爱,进而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越多,就越是能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似乎有着某种口音的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说出了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独特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对孩子了解的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无意去学习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一个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当,孩子就渴望从你那里学到越多。他们学到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和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挑起双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转,而且动作流畅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