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读书的主人

2017-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两个人的午后

读书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在我们90天践行,乃至今后的日子,读书和各位密不可分,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这个主题!

冰心说过这样的话,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

怎么理解呢?“读书好”,是说读书的价值,有诸多益处;“好读书”,是说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读好书”,是说读对自己有益的书;

读书三境界,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多读!博览群书,各种类型的书籍都要翻一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多思!这个阶段就是要多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尽信书不如无书,需要多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何而读书--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

1、修身养性

2、学以致用

3、享受人生 

因何而读书


如何读书--读书的方法

鲁迅先生非常讲究读书方法。

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学以致用,不输出不读书  

读书开始,就把输出作为必要的一个阶段,这样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和明确;

相约星期二

平时积累,建立随手读

使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等,建立一个分类体系,用来平时记录读书笔记;

分享给别人

创造机会,鼓励线下分享 ;如果没有机会,那就在线上分享;

我们公司有一个读书会,在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个主题,受邀参加,感触很深刻 ;

加入一个读书圈子

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线上读书会,推荐樊登读书会、熊猫书院 

微信读书,线上一个社群,可以在读书过程中,写心得,然后分享出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儒释道层面讲的意思:就是不迷失和忘记初心,安住在真如本性中,才是圆满的境地。

从生活层面讲,就是:不要迷失最初的目标,坚持到底,才能有始有终的达到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